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多动与多动症的鉴别——由一个多动症案例引发的思考
2010-03-29  2010年03月29日  来源:人民教育

  □心育实践

多动与多动症的鉴别

——由一个多动症案例引发的思考

  ●浙江教育学院心理系  陈伟伟

  多动症是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常常碰到又容易混淆的问题。许多中小学的心理老师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同样多动的孩子,哪些才是多动症呢?事实上,引发儿童多动行为的内在因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略有不同。因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咨询经验,试图通过以下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谈谈对多动症诊断与鉴别中常见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一、基本情况。

  天天,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由其班主任与家长介绍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第一次约见,主要由其母亲介绍基本情况,说她儿子“不受控制”,“到处跑来跑去”,“不停地制造各种麻烦,例如,把走廊里的花瓶踢倒、把同学的东西抢走,或者撞到老师或同学,等等”。母亲的语气充满了烦躁、无奈与愤怒。总之,她觉得儿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老师却不断地告知她有关儿子的不良信息。

  与母亲的语言描述相反,天天在单独谈话过程中,不但没有任何无法自控的过分行为,甚至表现得比较有礼貌、拘谨,并略微有些社交性的焦虑。他描述自己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尤其是新的老师。他说班主任老师不喜欢他,总是在课堂上对他大喊大叫,并常常写纸条或打电话给他的母亲。他觉得“上学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如果不上课该有多好!”他说自己的朋友很少,由于班主任老师总是让他下课罚做更多的作业,因此他也不能与别人交往。而且那些作业常常不能做完,让他觉得筋疲力尽。天天说自己在课堂里觉得无聊、伤心、疲倦和生气。他想留在家里不去上学,但他知道这不大可能。

  二、咨询与评估。

  心理教师在听完母亲与儿子不同的陈述之后,进行了针对性的评估与咨询。

  (一)咨询过程。

  首先,询问天天在学校之外与学校里的行为是否有什么区别。

  天天回答说母亲经常呵斥他,只有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他才感到自由自在。他说,自己让母亲非常痛苦难过,也对自己在学校里的不良行为烦恼。但他并不是有意的。母亲也肯定了天天的回答,并且补充了一些问题:他在家里一样“不受控制”,常常满屋子乱跑,直到找到他想要的东西为止,但很快就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寻找。而且,天天常常坐立不安,丢三落四,丢失了不少书本与作业本。他做事情似乎没有什么条理,也不注意后果,有一次他甚至把家里养的乌龟从楼上丢了下去。另外,他在公共场所也一样控制不住自己,比如在商场、超市或游乐场。

  其次,询问了母亲有关天天家庭的一些基本情况。

  母亲说,她在怀孕的过程中曾经非常抑郁,因此有2个月的时间陷入酗酒的境况。分娩过程中曾一度难产。她在14个月前与丈夫离婚,丈夫只是偶尔会来看望一下天天。当然,天天在父母离婚之前就大概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在一年级时就因为打架被送回家一次,还因为调皮捣蛋被处分。由于离婚之后,她的工作越来越忙,对天天的管教也无法像之前那么严格,因此他的行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了。

  第三,与其班主任老师的会谈。

  除了证实了以上的一些问题之外,老师说,天天在课堂中几乎让人无法忍受,很少能够听课超过5分钟,而且常常不完成作业。当老师要求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常常发脾气、跺脚、哭泣,并且对老师无礼。特别是天天习惯于对老师说“不”和“我不在乎”。因此,老师就常常警告天天并且告知他的家长。老师还补充说,天天的学习成绩处于平均之下,但还不至于不及格。如果得到鼓励的话,他也能完成一些阅读与算术作业,但他的注意力非常涣散,以至于别人20分钟能够做完的功课,他却往往要一两个小时。当新事物出现或到一个新环境中时,他似乎能够集中注意力,但很快就又会转移。这段时间,天天越来越频繁地离开自己的座位,不断要求别人回答他的问题,不知道他这样做是想引起别人注意,还是由于自身无法控制所致。

  (二)测验与评估。

  1. 智力与成就测试。

  采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版)对天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其智力商数(IQ)为95,为中等水平,处于正常的智力范围内。具体而言,其智力表现呈现出言语智商高于操作智商,并且发现其在译码分测验中得分明显偏低(3分)。虽然其近期主要学科成绩(语文/数学)总体分数不高,但仍然在平均分之下的两个标准差之内。而且,他体育课表现出色,比较受大家欢迎。

  2. 问题行为测试。

  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母亲对天天的思维和注意问题给予了很高的评分,高分的项目主要包括难以集中注意、不能安静就座和混乱。Conners父母及教师评定量表测试的结果都表明,天天的多动指数很高,达到了临床显著意义。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