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高原雪莲绽放江淮大地
2010-04-12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教育

  ● 范德标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自2001年承担“智力援藏”任务以来,始终坚持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致力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三学会”教育。学校着力建立有效的育人机制,突出“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策略,积极创新内地西藏班的教育管理机制,使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现已形成“师生共同努力,汉藏齐头并进”的办学格局,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基础教育办学之路。

  以德育人 强化实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学问必须先学会做人”无疑印证了德育的重要性。学校根据西藏班学生的实际,面对西藏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施德育系列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

  合肥三十五中在民族教育工作中突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教育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和强化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和民族文化类课程。如《西藏政治“四观、两论”读本》、《西藏乡土教材》等课程的设立,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掌握党的民族政策,熟悉西藏的历史文化与现状,更好地树立为西藏建设事业服务的理想信念。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西藏部组织学生观看《革命家庭》、《董存瑞》、《烈火中永生》、《扶我上战马的人》、《鼓手的荣誉》等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影片,激发了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爱国情感;“格桑花”艺术团通过排练小品、课本剧、舞蹈、大合唱等各种文艺节目把爱国主义意识渗透其中,学生在愉悦中养成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西藏班学生积极健康的民族情感;为使西藏班学生深入了解安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学校每逢五一、十一组织全体藏族学生前往合肥徽园、丰乐生态园、包公祠等风景名胜和江淮汽车制造厂、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等地参观,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人造太阳”之后,西藏班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人类能源的需求与创造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藏族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更加坚定了他们学好知识、建设西藏的信心和决心。

  学校还十分注重在德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用感恩教育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在感恩中思进取、在进取中明责任、在责任中比奉献的自信自立、践诺责任、立志成才、感恩社会的人生态度。在2008年9月开展的“尊重、感恩、安全”主题活动中,要求学生要树立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向老师和家长做到“八个一”——即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感言、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赠一首诗歌,其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全面成长,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加深民族友谊,学校制定了《民族团结公约》,积极开展“手拉手”活动。在“汉藏同胞手拉手共迎新年”的文艺汇演中,汉藏学生纷纷奉上各自精心准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同台表演。他们同唱欢乐歌、同跳开心舞、同说知心话,歌声、笑声、祝福声汇成一股股暖流流淌在藏汉学生的心中,幸福和欢乐像春天的阳光写在学生的脸上。汇演结束后,彼此留下的祝福话语,增进了汉藏同学之间的交流,相互之间对彼此的语言、文化、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汉族学生对美丽而遥远的高原有了进一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增进了汉藏同学的友谊。

  以生为本 规范管理

  学校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使管理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坚持“以生为本”,突出人性化服务,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恪守“爱、细、严”的原则,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生“知、情、意、行”的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8年来,西藏班老师恪守着“爱、细、严”的管理原则。爱,就是爱民族教育,爱西藏班的每一名学生;细,就是细致、周到地照顾学生的学习、生活;严,就是老师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学生。“三字”方针使得学校的管理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更似春风化雨滋润着学生的成长。每年九月,几十名藏族学生从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踏上江淮大地,成为三十五中西藏班的学生。刚从雪域高原来的学生,在气候、生活环境和习惯等方面都不太适应:不仅在语言交流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刚刚远离父母的孩子更是格外地想家……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淡化学生的思乡之情,尽快让他们适应合肥的生活,老师陪着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游览大蜀山,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组织歌唱比赛、联欢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逢年过节,老师都会陪学生一起吃“古突”(藏历腊月二十九藏族人吃的一种面粥)、糌粑(藏族的主食)、跳“果谐”(藏族舞蹈),载歌载舞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学生旦增欧珠说:“刚到学校的时候,我想家想得厉害,甚至躲在被窝里悄悄地流泪。可是渐渐地,老师如同父母一般的呵护使我适应了新环境,越来越喜欢上了我的第二母校。”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听着孩子的讲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而到学校和孩子一起过年的家长,则真诚地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敬献洁白的哈达,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现在,许多学生像旦增欧珠一样,深深地爱上了他们的老师,爱上了三十五中。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