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推行寄宿制学校以后,农村留守儿童大量进入寄宿制学校就读。针对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亲情缺失教育难、管教监护难、学校家长交流难、健康安全保障难等难题,我们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推行“代管家长制”。将父母的部分责任转移到广大教师身上,让教师们代行家长的角色,做到“六掌握”,即掌握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交友范围、心理状况;坚持“四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 (二)开展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搞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全部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组织力量编写家教教材,免费赠送给每位家长。 (三)推广身边先进经验。近年来,我县很多寄宿制学校都在认真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碗米坡学区推行“四情教育法”,即通过亲情连线、友情交往、热情互助、激情励志等措施,强化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显著。目前我们正在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广这种经验。 四、抓好寄宿制学校卫生和安全工作。 (一)抓好门卫工作。我县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各中小学校进一步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和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品、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同时,各学校严把门卫人员关,选用工作认真负责、素质较高、身体强壮的人员来担任门卫,切实抓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二)抓好环境卫生。各校的校园定期打扫干净,保证不留卫生死角,坚决杜绝脏乱差的校园卫生状况;学生寝室每天安排专人打扫,被子的折叠、生活用品的摆放,必须有统一标准。食堂的餐具、厨具必须随时保持清洁且进行经常性消毒;生、熟食品必须分开摆放,蔬菜要上菜架,肉类要放进冰箱或冰柜,粉面要用防护物遮盖。 (三)抓好食品、饮用水及药品安全工作。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学生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水质如果没有保障,容易诱发传染病。为此,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了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用水和学生饮用水来源和水质情况的调研工作。为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2007年,县教育工会和勤管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4家食品供货商和3家学生饮用水厂家,规定凡学校小卖部经营的食品,必须在教育工会的统一指导下,集中在定点供货商家采购;凡学生饮用水,必须到统一规定的饮用水厂家集中购进。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对学校后勤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切实保证学校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让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使用达标的生活饮用水。同时,杜绝学校医务室购进“三无”(无厂家、无产品合格证、无生产日期)药品、变质和过期药品以及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器械。 五、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由县委政法委牵头,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力度。严禁在学校周边500米内新建公共停车场;严禁学校周边汽车加油(气)站与学校围墙直线距离小于或等于50米;严禁在校门周边50米内摆摊设点,乱停乱靠车辆;严禁在学校门口200米内设立经营性网吧、歌舞厅、游戏机房;严禁在学校周边商店和摊点出售非法出版物。同时,政法委分别与公安、环卫、文化、工商等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和责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禁的个人和团体。通过这些措施,切实为广大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抓好农村教师“公转住房”建设工程。 推行寄宿制学校以后,为让广大教师安心在农村中小学工作,我县决定从2007年起,利用两年时间,按照州委、州政府确定的“政府统筹、个人垫资、产权公有、以息抵租、周转使用”的原则,按照教师个人垫资23%、政府筹资77%的办法,投入资金696万元,新建教师住房200套,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1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住房紧缺的问题。 目前,保靖县乡镇最美的环境是校园、最漂亮的房子是校舍。通过推行寄宿制学校,我县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小学入学率为99.85%,较2003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辍学率为0.32%,较2003年降低了0.65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为95.1%,较2003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辍学率为2.98%,较2003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2007年,我县“两基”迎国检和“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迎省检顺利通过。特别是我县的“两基”迎国检工作,代表湖南省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得到了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充分肯定。 (作者系湖南省保靖县教育局局长)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