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湖北省利川市市直单位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纪实
2010-04-15  2010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大山深处

——湖北省利川市市直单位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纪实

  ● 梅文平 陈必学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积4612平方公里,人口83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46%,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利川市有小学154所、初中30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绝大多数小学分布在农村,有农村教学点172个,全市中小学生12万人。2000年,利川市的“两基”工作通过了州、省验收,2007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利川市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比较落后。为了改善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2008年年初,经过深入调研,利川市政府决定,全市103个市直单位对口帮扶改造103个农村教学点。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努力,对口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的工程全部竣工,利川市市直单位共投入资金740万元,维修改造校舍面积16117平方米,使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09年3月,湖北省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办公室的领导到利川市检查工作时,充分肯定利川市动员各部门力量对口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加长农村教育的“短板”

  2000年以前,由于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利川市的村级组织几乎不曾为农村教学点投入过一分钱。近年来,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两基”攻坚,大多数资金投入到了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而农村教学点的校舍大多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房屋,年久失修。由于教学点校舍破旧,教学设施落后,一些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乡镇条件较好的学校上学。但由于孩子太小,秋冬时节,家长都要接送孩子上学。有的家长甚至到市区租房子,委托孩子的爷爷奶奶专门接送孩子上学,有的家长不得不把六七岁的孩子送到学校寄宿。由于山高路远,一些在农村教学点上学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需要步行十几公里,花在求学路上的时间有五六个小时。这些学生为了上学早出晚归,他们求学的艰难一直牵动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

  如何让农村学生和城镇的学生一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按照“木桶原理”,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长板”而是那块“短板”。利川市领导认为,能否实现教育公平,关键不是城镇学校,而是条件最为艰苦的农村教学点。如何加长农村教育的“短板”呢?经过认真调研,利川市政府决定实施农村教学点对口帮扶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后的局面。

  2008年4月9日,利川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会议决定在过去低水平“普九”的基础上,实施“兴教工程”,促进利川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兴教工程”领导小组,市长李义任组长,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教育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民族宗教事务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会议决定实施的“兴教工程”包括高中扩容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学点维修改造工程。多管齐下实施这些工程,市政府财政十分紧张。怎么办?经过慎重决策,市政府决定把农村教学点维修改造工程的任务分解给各个市直单位。在全市教育工作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利川市2008年市直部门对口帮扶农村教学点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全市103个市直单位对口帮扶103个农村教学点的校舍改造,按照“适用、安全、经济”的原则,主要对农村教学点的教室、厨房和厕所进行维修、改造和改建,规划面积1.3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00万元。方案明确了教育部门及帮扶单位的职责,根据教学点的实际,分别对新建、维修、改建提出了基本的工程标准和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按照要求,各帮扶单位必须在2008年4月中旬做好项目调研、核实和规划,4月下旬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并及时开工,2008年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工程任务,确保校舍当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全市教育大会上,任务分配给各市直单位后,个别同志想到帮扶改造农村教学点需要不少资金,产生了畏难情绪。资金从哪里来?李义市长念了一组2007年部分市直单位招待费的统计数据,然后说:“对口帮扶教学点维修改造的资金,就从你们的牙缝里面抠出来。”4月9日上午的全市教育工作大会有11个市直单位的领导缺席或早退。会议结束时,李义市长严肃地说:“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我们有必要给他们‘补课’。”当晚,11个市直单位的负责人全部出席,作出深刻检讨后接受了对口帮扶教学点维修改造的任务。之后,市委督察室专门为此发了一期《督察通报》,要求各部门端正作风,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兴教工程”任务。

  真情帮扶 雷厉风行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二天,市建设局局长向光素一行就风尘仆仆地赶赴谋道镇太平小学,在实地察看学校的情况后,确定了这个教学点的维修改造方案。同日,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汉文等同志赶往石坝教学点,落实了新修教室80平方米、厕所18平方米的改造方案。4月14日,市道路运输管理所所长牟方梦等同志到对口帮扶教学点,请来建筑商,丈量屋基,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工程规划。同日,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也到南坪乡塘坊教学点落实帮扶措施,为解决该校师生无厨房、无厕所的问题铺平了道路。4月15日,市委办公室、市人民医院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同志不约而同地赶往建南镇,分别到他们对口帮扶的维丰、红板云、红星教学点落实帮扶措施,确定帮扶计划。市国土资源局的同志也赶往南坪乡,和乡政府、中心学校一起,决定为柴林教学点新建一栋6间教室的教学楼,新建围墙、校门,并硬化操场。市信访局、妇联、粮食局等单位的同志都是带着现金到帮扶的教学点,确定帮扶方案,确保维修改造工程尽早开工。柏杨坝镇是教学点帮扶改造项目最多的乡镇,共有15个帮扶项目。全市教育工作大会召开后不到半个月,柏杨坝镇11个教学点中已有10个教学点落实了改造资金,总额近100万元。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