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以整合为策略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10-11-06  2010年11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二、以整合探索实施策略,科学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导教师配备,还是实施途径和方法的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都有许多问题有待破解,我们提出“整合”的策略,充分发掘特色建设中丰富的物质、文化、人力等资源,使课程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1. 整合优化人力资源。指导教师的配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难点,我们通过整合,建立起专职兼职共存、校内校外兼有的指导教师队伍。一是人人为师。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与能力,尊重和发挥教师的兴趣、特长,让他们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中。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运用到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式,一些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心组,配备各学科教师,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知识、技能的指导和帮助。二是骨干引领。我们要求学校至少配备一名骨干人才引领教师。教研室、进修校每学期都组织“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训活动,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和水平,然后由他们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引领。骨干教师对本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时间、内容、步骤、总结与成果展示等有具体的预设,切实把每节课、每个活动规范地执行起来。一些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建立个人工作室,把研究、引领结合起来。在课程指导中,教师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从台前走向幕后,走近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扮演积极的观众、高明的参谋、合作的伙伴、机敏的司仪等角色。三是学生互教。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我们让学生带学生,探索了多种学生互教的方式。有展示示范式,老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给新生以启发;有指点迷津式,新生请老生参与研究性活动,在关键、难点处给予帮助;有评价推动式,新生进行阶段成果汇报或结题时,请一部分老生为评点“专家”。此外,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聘请校外人员为指导老师,解决某些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困难。

  2. 整合开发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是“无本”课程,活动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开发课程资源做到“二基于一勾连”。一是基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问题即课题”,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探究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沿着“产生疑问—形成问题—提炼课题”的程式,将学生的所思、所困作为活动主题。同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研究性课题源于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探究乐此不疲。二是基于校园资源。我们从校内资源开发做起,就地取材,特别是把校园文化、校史作为课程资源的内容。同时与学科课程整合,创造新的教材资源,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各学科领域教学中得以拓展和加深。三是勾连地域文化。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地域文化有机整合,形成“发掘—整理—归纳—提炼”的资源开发模式。我市的太湖文化、丝绸文化、垂虹文化、吴文化等在学校中广泛挖掘,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其次,我们采用“主题活动序列”的方法进行整合。克服学科知识以“逻辑序列”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弊端,通过一个个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来完成,称为“长短三式”:从时间跨度看,有“长线主题”,一般时间跨度在一学年以上,同时,分解确定一些小主题,成为“短线主题”,一般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或者一两个月;从具体形式看,有课题探究式主题活动、项目设计与技术操作式主题活动、参与体验式主题活动等三种基本形式。这些主题方式交错进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整合彰显课程功能。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德育工作、特色建设有机整合起来,发挥其多元功能。一是与校本课程结合。以构建综合实践型的校本课程为主线,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的校本教材呈主题单元系列分布,内容主线更加分明突出,操作方式更贴近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探索余地,更多地体现生本理念,学生可以适时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验测量、总结交流、相互评价。使校本课程富含研究性学习的成分,又使研究性学习有了校本教材的依托。二是与德育整合起来。把握综合实践活动中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将四大领域融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如学生开展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做环境保护的法律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活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综合实践与德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品德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则以某一重大专题为主,引导学生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把活动的实施与德育内容整合起来。三是与特色建设整合。建设特色学校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我市各校的特色建设都依托于一定的特色项目,如科技、艺术、书法等,成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资源,许多学校结合特色项目设计活动主题,特色项目成为综合实践资源,既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又做到了用文化育人。

  (江苏省吴江市教育局 史建荣)(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