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在调查中激发读书的欲望
2009-09-25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本期关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怎么上

在调查中激发读书的欲望

——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课 

  每当教师面对一个新的群体时,他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了解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对语文老师而言,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引导学生参与有益的竞争。以下就是我的一个课例。

  第一节课,下发“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听说读写4类7项问题。

  1. 学生基本情况,包括上小学和上初中的地点、学校,中考语文成绩等。

  2. 手中现有工具书的种类及名称。比如,现在已订阅的报刊、喜欢看的报刊和希望订阅的报刊(均写出刊名)。

  3. 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包括“你以前读过哪些书籍(列出篇名,多多益善)?”“在你读过的书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列出5~10种),简述喜欢的理由?”“你喜欢买书还是借书?简述买(借)书的理由。喜欢买哪类书、借哪类书?为什么?”

  4. 对语文课的态度调查。包括“以前你是否喜欢上语文课,为什么?”“你喜欢初中的语文老师吗?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简述理由。”“你认为怎样上语文课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如果老师讲得少,让你自己多读多背多体会,你会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会不会因此觉得语文老师不负责或没水平?”“如果让你来上一节语文课,你会拒绝吗?如果不会,你将怎样设计这节课?”“现代人应具备多种能力,你认为哪些可以从语文课上获得?”

  5. 学生说话能力的调查。包括“在众人面前说话你是否感到紧张?(很紧张、有一点、不紧张、不知道)”“你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很强、一般、不行、极差)?”“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培养当众说话不怯场、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为什么?(简述理由)”

  6. 学生写作习惯的调查。包括“你是否写日记、记过多久?”“你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写日记?”“你是否有写随笔的习惯?”“你在什么情况下写随笔?”“如果要求你每周写一篇随笔、一篇读书笔记,你会不会觉得负担较重?为什么?”“如果作文采用先自判、互判,后教师评判的形式,你是否以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改革?”

  7. 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包括“如果要求你一周之内读20万字(相当于2.5本《读者文摘》),你能做到吗?”“在每周上课的5天中,你经常在什么时间看书?”“如果要求你一周之内读100本书,你能做到吗?”

  第二节课,我组织大家对调查结果进行点评与讨论。

  先是公布调查情况,树立学习榜样,提出学习要求。例如,表扬回答问卷最认真的、写字最漂亮和最工整的、订阅报刊最多的、看书最多的、写日记时间最长的同学;表扬各种理由叙述最清楚的同学和语文课设计最有特色的同学。鼓励大家在做事、读书、学识、积累、书法、表达等几个方面与同学展开竞争,并努力成为其中一项或几项的佼佼者。同时公布“写字不达标者”名单,要求他们每天练字15分钟。

  接着,对调查中第7题的结果进行点评与讨论。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