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聊聊“懒”课
2010-03-24  2010年03月24日  来源:人民教育

  本期话题:课堂高效的秘密是什么?

  编者按 “另类”教师李成良被省教研员“发现”时,已是一位校长,管着一所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大学校。他仍坚持教一个班的数学课,上课不带课本,也没有书面教案,很少甚至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学生成绩还特别好。他笑称自己是“懒”校长、“懒”教师。从教近30年,他的学生参加过10次学段过关检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其中有6次达到了100%,优秀率也不低。

  一个从来不想“偷懒”的人,是永远都不会变得聪明的。因为,“偷懒”,其实是智力活动的强大动力。

  很多人做了一辈子教师,重复的只是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乏,教学质量却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偷懒”,不是简单地“偷工减料”,而是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专业的纯熟,是对教学真理的体悟和运用。

  透过这一草根性经验,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呢?有没有教育大家的影子?有没有著名理论的折射?有没有新的突破?

  答案在您的读后感里。

  讲述

  ● 李成良

  如果我这个校长很忙,老师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校长。

  如果我这个老师很忙,学生们也很忙,那么,我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为了争做一位好的数学老师,我追求“懒”课境界。“懒”课“懒”在哪里呢?核心就是备课“懒”和上课“懒”,在“懒”中追寻数学课堂的扎实高效。

  备课好比和面,关键是要和“透”

  备课怎么“懒”呢?我懒的是不写书面教案,但对教材却备熟备透,烂熟于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亲自擀面的经历?做好手擀面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和面”,“和面”最关键的就是要和“透”。上翻下倒,左搅右拌,直捣中央,久而透。备课好比和面,和面不透,吃面不韧,口感不佳;同样,备课不精不透,上课效率就不高。

  在备课前要做好两项准备工作,才可以提高数学课的备课质量。最主要的是要“吃透两头”:

  一是要吃透教材。只要你心中有教材,“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课程改革,不管怎么改,大体的知识点永远都改不了。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一大高招。

  我们浙江东阳的民居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斗拱,不用一个铁钉,利用各个榫头卡接,通过凹凸槽阴阳对接,横向与纵向相互咬合,相互牵制,使得它们(斗拱的构件组成)牢固地形成一体。斗拱在力学上将单点支撑变成了多点支撑,将受力分解到木头的各个支点,保证了结构上的安全。其实我们研究教材也是如此,必须做好知识链接,环环相扣,搭建知识模块。

  现实中,许多老师却在为备课而备课,为检查而备课。他们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有的甚至是抄教案。就像做斗拱,只是用钉子把木头钉在一起,却并不能受力。少了知识链的无缝链接,要上出高效的数学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搭好教材知识的“斗拱”呢?

  其一,熟背每一本数学教科书。最好是每一册教材都能背出来。为什么呢?记得我在巍山中学上学时,我的物理老师上课从来不带教材,就拿一支粉笔,但他上的课生动简洁,通俗易懂,作业少负担也轻,学生成绩却遥遥领先于其他班级。那时我们就觉得物理老师很了不起。1980年我师范毕业,学校安排我担任数学专职教师,我就找齐了小学的10册教材(当时是五年制的),花了两年时间将其全部背熟。在背教材的过程中,我对小学阶段各块知识的前因后果都一清二楚。这对我们梳理知识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不会出现“错位”。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对哪一道例题在第几册第几页都能对答如流。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围绕教材转,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来龙去脉。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背熟全部教材,理清编者思路,明确研究方向,重组自我教材,搭建知识模块,这样才有系统性,才可以“偷懒”。虽然我们的教材几经修订,但是我们也要反思这样安排是否最适合自己上课,是否最适合“我”的学生。特别是推行新课程以后,更应比较新旧教材的优缺点,抓住数学的本质去备课。说简单一点,课程怎么改,总是离不开计算、应用题和几何形体等数学基本知识结构。

  其二,熟做每一道习题。最好把练习中的全部题目熟透。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因为练习中的每一道习题,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都是有编者意图的。你只有弄清编者意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时就不会偏离重点,同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练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我近30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背教材、做习题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现在担任有着36个班级、90多位教职员工的学校校长,日常事务不少。在上课时间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我有时就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如:浙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中,分数乘除应用题是按照“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1、例2用乘法算——例3、例4用除法算”的顺序编排的。我认为这样编排不合理,容易造成学生负迁移。在教学中,我把例1、例3合并成1个例题,把例2、例4合并成1个例题。熟做每一道练习题,我们就可以尽量做到“错在心中”,更有利于预设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背熟教材,做熟习题,让我真正胸有成竹。

  二是要吃透学生。孙武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要做好家访,与家长沟通,为孩子的学习共同出谋划策;要注重平时观察,及时了解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及时反思、分析,多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注重课堂提问,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哪些学生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他能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心里都要非常清楚。我从不像有的老师那样,看谁的手举得高、举得多,或谁坐得端正、谁在走神而进行奖励性或惩罚性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必须明确。在课堂中应经常提问学困生,追问:“有意见请举手”、“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不明白的请举手”、“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也许你只要听一堂课,就会认识我班里的几位“明星”学生。我叫起来发言的学生都是支支吾吾的,往往只能说上一点点,或者干脆说不上来;叫到黑板前板演解题过程,会经常出错,或者只能做对一两步。不管他们举不举手,我总是请他们发言、板演,而这几位“明星”学生呢,高高兴兴地来,高高兴兴地回,及时“纠错”,及时明理。班里的其他学生,对我这种“开小灶”行为,都没意见。因为我初次见面时就说了,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每一位同学都懂了、会了,我们整个班的数学学习才算过关了。我想这就是对学生最朴实的爱。再比如,要关注作业批改,从作业、小测试中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反馈信息,进一步知晓学生到底学到什么程度。我还喜欢与生同乐。现在的孩子兴趣非常广泛,知识面越来越广,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喜欢看到老是板着脸上课的老师,更喜欢和他们一起休闲的伙伴。我本身兴趣较广,像象棋、篮球等体育类项目玩得还是不错的。最近几天,三年多前毕业的一位学生2007年初中毕业了,其家长告诉我:“我家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还是李校长,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没有课外作业,他最开心了。课外时间会跟孩子下棋,感到李校长数学很厉害,下棋也很厉害。我的孩子只有在李校长教数学的时候得过满分。”2007年,一位学生在毕业前写给我的一封信中说,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他们一起打篮球,用投篮的结果来一起编分数应用题,一起改变条件,一起解数学题。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