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鸡兔同笼”问题的另类教学
2010-04-01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人民教育

  三、汇报交流。

  师: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都认可、欣赏的方法推荐给大家?简单说出推荐理由。

  组1:(呈现如下表格)

  我们先尝试鸡是1只,兔是11只,这样算,一共有46条腿。接着,我们又试了鸡是2只,兔是10只,腿就有44条,还是不对;我们再试了鸡是3只,兔是9只,腿就有42条——

  师:孩子们,我想,你们试的过程,我们大家从表格里都能看得很清楚,我们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们为什么要推荐它?

  组1生1:我们推荐这种方法,是因为它很简单,适合我们全体同学。

  组1生2:在表格里,大家能很清楚地看到数据是怎么变的:每次鸡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腿的总数就少2。这样就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的推荐理由。谢谢大家!

  (全班学生给予掌声表示欣赏赞同。台上学生欲拿回作品回座位。)

  师:别着急,同学们还有问题想问你们呢!

  生1:后来你们再试的时候,为什么你们只试鸡的只数增加的情况却不试鸡的只数减少的情况呢?

  生:我们是从1只鸡11只兔,(也就是)从头开始试的,鸡最少有1只,当然只能慢慢增加不能减少了!

  生2:我还有个问题,既然你们看出1只鸡、11只兔有46条腿,腿数远远大于30,为什么你们还要一点点地增加,不一下子把鸡的只数多增加一些呢?这样不就更简便了?

  师:施老师发现你的水平很高,已经在很巧妙地介绍另外的方法了。一会儿我们再来听你说,好吗?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这张表。他们成功地找到结果了,那他们的尝试有什么特点?

  生1:他们是按每次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这么个办法来试的。

  生2:我发现他们的尝试特别有顺序。

  师:是的,他们把鸡、兔共12个头的情况有序地列举出来,(板书:有序列举)这么有序地一一列举,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就不会漏掉哪种情况,而且不会有重复。

  师:是啊,地毯式大搜索会特别保险,保证不会有“漏网之鱼”。

  生:有序地列举,还容易发现规律。

  师:哦,还有这个好处:能发现规律?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鸡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腿就减少两条。

  (学生点头认可。)

  师:发现这个规律有什么用?

  生1:发现这个规律,我们就不用死算了,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去找。每次腿减少两条就行了。

  生2:我补充:46条腿比要求的30条腿多了16条,是两个8,所以鸡要增加8只,兔要减少8只。鸡就是1+8=9只。

  师:真厉害!发现了规律,都不用再试了,可以直接跳到正确的结果。其实这个方法和一开始同学们说的假设法是不是很相似?(停顿。)其他组有不同的推荐方案吗?

  组2生1:我们组的方法和他们差不多,也是先想1只鸡、11只兔,有多少条腿,再一个一个地往下试。但我们是先从鸡、兔各有一半开始试的。6只鸡、6只兔共有36条腿,比30只多,我们认为鸡一定比兔子多,这样我们再一个一个地试,最后试到9只鸡3只兔是30条腿。

  组2生2: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组2生3:我们不像他们组那么麻烦,试了那么多次。

  师:等一下,你们这个方法确实很简单,我们从表里能看到,只试了4次就找到结果了。凭什么这么简单?如果简单是因为碰巧运气好,那我们也没法学,简单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许多学生跃跃欲试。)

  师:你们的知音还真不少!看看他们能不能说出你们的心里话?

  生1:从鸡和兔各占一半开始试,试完之后就能看出到底是哪种动物多了。

  生2:从鸡、兔各一半开始试,就是36条腿,离正确答案更接近。

  生3: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如果算出的腿的条数比30条多,那就增加鸡减少兔,如果算出来的腿数比30条少,那就反过来。这样就能更快地找到答案。

  生4:从中间开始试,就可以使尝试的范围缩小两倍。

  生5:我同意你的观点,但给你纠正个说法:尝试的范围缩小了一半,不是两倍。

  师:(板书:分析调整)从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中我听到了这两个词(指板书),你们的尝试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后再作调整,才使尝试的过程变得简便。6只鸡6只兔,是36条腿,有的人只看到36≠30,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而咱们好多同学还能从中分析得到更多的信息:36不仅不等于30,36>30,腿多了,说明(生:兔子多了),兔子多了,当然要减少兔子增加鸡,所以我只会往鸡增加这个方向再去尝试,大大缩小了尝试的范围。通过思考分析之后作出调整,就能更快地成功!

  师:我记得刚才有个同学还有个好方法要介绍,是吗?请——!

  生:我是从1只鸡11只兔开始试的,但我是跳着试的,所以也很快找到了结果。

  师:(故意地)你一下子从1只鸡跳到了5只鸡,你就不怕把正确答案给跳过了?

  生:我是看到腿多了很多,估计鸡要增加不少,所以说我跳着试是有根据的!

  师:我喜欢这样有根据的跳跃!

  生:(激动地)我给她补充:就算发现跳过了,也没关系!再回头试,那样就不用再把鸡的(只数),往大里试了,范围也缩小了很多!

  (老师点头赞许。)

  生:我们是从11只鸡、1只兔开始试的,这样算总共有26条腿,离结果30很接近,所以这种方法更简便。

  生:我第一步就试了8只鸡4只兔,有32条腿,第二步就成功了。因为我通过分析条件,12个头才30条腿,平均一只动物不到3条腿,我就知道鸡的只数一定比较多!

  师:大家的方法各不相同。但这些不同的方法中,却有着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对问题、对尝试的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再作调整的。

  师:真善于总结!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