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也谈数感培养
2010-04-06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 华志英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因此,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展年幼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要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需要通过观察来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和规律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数感。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抓住某些数字的特征,寻找解题规律,使计算更为简便和巧妙。如:

  以下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哪一个?

  (1)1994×1999+1999;(2)1995×1998+1998;(3)1996×1997+1997;(4)1997×1996+1996。

  初次接触题目,不要急于让学生计算结果,而是让他们从整体上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发现:这四个算式在形式上完全一样,都是一个数乘一个数,再加一个数;计算时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原来的四个算式变为:(1)1995×1999,(2)1996×1998,(3)1997×1997,(4)1998×1996。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观察:需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吗?学生的回答很肯定:不需要!因为和相等的两个加数,相差越小积就越大。显然此题的答案应选(3)。

  这里教师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观察算式的规律或数的特征,体验简便运算和估算的妙用,从而智慧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感自然而然得到了培养。

  二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估计的策略,养成对数值(包括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判断的习惯。数学猜测是一种数学想象,能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猜数游戏,以此沟通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如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让学生猜一猜物品的价格,像一架照相机价值多少元?学生会出现各种猜数方法:有的会逐一猜数,“1000、1100、1200……”显然,要猜得正确,很费周折;有的则杂乱无章,随意猜测“1000、800、4000、500……”显得漫无目标。此时,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和提示,用“高了”、“低了”等指向性语言让学生首先把商品价格的范围确定下来,然后逐步缩小范围,接近实际数据。这种游戏活动,不仅使学生体会数的大小,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体验到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三

  “听过了会忘记,看过了能记住,做过了才能学会”。动手实践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和起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过程,是获得亲身体验并不断内化、提升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操作、实践锻炼的机会,结合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时,要让学生建立“分”的概念,体验“1分钟究竟有多长”,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活动:① 让学生动手写字,看看1分钟可以写几个字?②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脉搏,数一数1分钟自己的心跳有几下?③ 让学生拍皮球,1分钟可以拍几个?④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1分钟音乐。这样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1分钟,从而对“1分钟”产生亲切感,建立时间感。再如,结合“千米的认识”,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跑一跑(或走一走)1千米的路程,找一找周围1千米的距离,估计一下家和学校之间的路程等。

  四

  运用统计的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估算的训练,还可以在向他们渗透统计思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数感。

  如,在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之前,我让学生搜集并记录无锡和哈尔滨两市的一周气温。在学完这一课后,我又让他们将搜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算出两个城市一周的平均气温,并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我们国家地域之辽阔;通过分析数据,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务。

  又如,鱼塘养了一些鱼,爷爷第一次捕上来100尾鱼,做上记号后放回鱼塘。数月后捕上200尾鱼,发现有记号的有5尾。鱼塘内现在大约有多少尾鱼?通过此例,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利用样本进行估算的统计思想和方法。

  在统计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的数学敏感,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

  数感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帮助学生提升数感。

  譬如,学校有27位老师和203个同学去公园春游,按下面提供的资料,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计算出费用。购票方法:成人每人40元,学生每人20元,团体(30人以上,包括30人)每人30元。很明显,学生在理解题意后,首先想到要使费用最少,教师应尽量买团体票,学生仍买零售票。

  方案一:教师人数不满30人,就从学生中抽出3人,与27名教师组成一个团,购团体票:30×30=900(元),其余买学生票:(203-3)×20=4000(元),合计:900+4000=4900(元)。

  方案二:教师人数不满30人,私下从其他散客中拉3人组成一个团,而3个散客的门票自付,教师买团体票:30×(30-3)=810(元),另买学生票:203×20=4060(元),合计:810+4060=4870(元)。

  学生们经过比较,一致认为方案二省钱。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进一步体会到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而且强化了灵活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

  让学生在实际事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甚至创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乃是数感得以发展、提升的一个关键环节。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践、统计和运用。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能全面提高。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