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让学生在“错”中感悟
2010-04-12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教育

  ● 李王钊

  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因势利导,为教学服务。

  什么样的“错误观”将成就什么样的课堂。笔者认为,正确接纳学生的错误信息,巧妙处理学生的错误回答,合理利用错误的资源,无疑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利用错误,加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理解。

  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怎样将数学与生活协调统一,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有数学呢?也许学生的错误为我们搭建了教育的桥梁,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设计了以下练习:①铅笔长1( )。②一棵大树高3( )。部分学生的答案分别为厘米、分米。笔者对于学生的错误不急于评价,而是通过演示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错误,让学生感悟到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是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是和现实生活统一的,进而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当笔者把1厘米长的铅笔、3分米高的“树干”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哈哈大笑,连声说“错了错了”,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这次经教师演示错误之后,学生有了初步的估算意识,再也不会对“奶奶的年龄是10岁”这样的错误无动于衷了。即使不会算也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不符合实际的,是错误的。

  二、利用错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认为不犯错便是成功。课堂上只要学生对教师的提问、练习题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就认为学生懂了。而事实上,课后作业仍是错误不少,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还不够透彻,何不借“错”悟“正”呢?悟的过程即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笔者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节内容时:

  师:一个自然数最少有几个约数?

  生A:说不准,有的多有的少。

  师: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生A:20的约数有6个,10的约数有4个。

  生B:有2个。比如3,它的约数只有1和3。

  生C:只要是奇数,就只有2个约数,要是偶数就更多了。所以最少有2个。

  师:肯定吗?(故作赞同状)

  学生纷纷举手。

  师:我们巩固一下你们的收获,好吗?现在我们按座位竖排报数,你喊的那个数就是你的学号(1-41号)。是你学号的这个自然数有8个约数的同学请坐下……有3个约数的坐下。现在大家看看站着的同学学号有什么特点?

  大家相互问了一下学号,接着马上回答道“我们的学号都是奇数”。

  喊声中带着强烈的自豪感,好像再一次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号学生抢答道:2是有两个约数,但2是偶数呀,我怎么还站着?

  这时教室里一下安静了,笔者没有作过多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感悟。

  (过了一会儿)师:听了2号学生的回答你想说……?

  生C:我刚才认为奇数的约数个数少,偶数的约数个数多是不对的。

  7号学生:有两个约数的自然数不一定都是奇数。

  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好像是“最少有2个”的答案得到了验证。

  师:好,有2个约数的同学坐下。

  大家笑了,坐在墙角、平时就不喜欢说话的1号还站着,他觉得很不好意思。

  师:你……

  没等笔者把话说完,1号回答:“我只有一个约数,我认为一个自然数最少有1个约数,这个数就是1。”

  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