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政治课堂提问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2010-04-12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教育

  ● 吴冬香

  课堂提问是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何用好这一方法呢?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5对关系:

  一、点与面的关系。

  1.教学对象上的点与面。提问要注意既抓“点”又顾“面”,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来确定提问的内容。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不能“顾此失彼”,对不愿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常出错误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同时,组织好全体学生仔细倾听问题,参与确认和修正答案。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还要通过“自疑”、“同学设疑”、“分组设疑”等方式,展开竞赛,巧妙地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上的点与面。这里的“点”是指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这个“面”可以看成“框”、“节”、“课”、“书”或“学科”的全部。课堂提问既要首先集中在那些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又要照顾其他知识,在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的理解和拓展上以及与其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上,在重点、难点与整体知识之间形成体系上下功夫。在高一《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个重点章节中,“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其核心点,弄懂弄透这个“点”,就能很快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党内存在着腐败现象,但党的主流是好的,党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中国不能搞西方的政党制”等一系列内容,就能把点与面很好地串联起来。

  二、难与易的关系。

  教学内容有深浅之分、难易之别,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难度过大,学生就会望而却步,导致冷场。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提问要力求深入浅出。

  例如,“怎样看待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是当前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学生很难把这一范围较大、内涵较深的问题回答清楚。提问时可采取以下两步:第一步,具体分析几个身边发生的事件,指出其两面性及侧重点,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上面提出的问题。如,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看待,同时分析是优点大过缺点还是缺点大过优点,从而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掌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道理。但这一步至多使学生在道理上明白,尚不能表述成文。第二步,引导学生寻找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理论点:认识事物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共产党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等。至此,大多数学生对该问题都能作出准确的回答。

  笔者认为,深入浅出绝非“粗浅、肤浅”,而是“浅中见奇”的艺术处理。而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却很重要,往往被学生忽视,这时,教师就要“浅题深问”。

  例如,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不少教师认为这是一个浅显的问题而没有加以深究。其实,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把“阶级统治”当成“统治阶级”,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而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反正两者都是一样的。为了防止这种错误认识,在教学中可这样设疑:“国家为什么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不是表述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两者是一样的吗?”学生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就能把握“国家本质”的准确含义。浅题深问,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钻研教材的习惯,从而准确而深刻地掌握知识。

  三、曲与直的关系。

  现行思想政治教材的可读性较强,这对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方法或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就需要“直题曲问”,即所提问题力避太直太露,应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例如,在讲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时,如果直接设疑“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表现在哪几方面?”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上是很明确的。如果调换一下角度,举例设疑:“初二学生陈某学习成绩不好,又一心想赚钱,就辍学去打工。老师多次到他家劝学,陈某及其家长却认为入学不入学是自己的权利,谁也管不着。小陈及其家长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这样直题曲问,又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有时还需要曲题直问。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这个提问比较隐晦,学生会感到茫然,答不上来,这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如果改为“平均主义和收入过分悬殊的社会现象符合按劳分配原则吗?为什么?”这样就缩短了“问”和“答”之间的距离,通过提问,教师在学生思维的道路上搭起了一座“桥梁”。

  四、大与小的关系。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大问题,教师必须采取“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顺藤摸瓜”的手法,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学生循着一个个小问题逐步进入大问题的中心。如,要掌握“民族”这个概念,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民族的产生、民族的地理条件、民族的物质基础、民族的纽带、民族与种族的区别等,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归纳“什么是民族”便顺理成章。相反,对一些琐碎的简单问题,提问时则要融小为大,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这种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高二《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知识都可采取这种方法。

  五、快与慢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提问要停顿一会儿。有经验的教师经常是提问后在讲台上踱几步、环顾全班,一些非语言的暗示也可以让教师感到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如,学生举手则表明他有把握回答这个问题;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睁得较大,头抬得较高,则表明该生愿意试一试;而当听到问题后低头或躲避老师的视线,则表明该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不深,难以作答。因此,在提问后的“瞬间”,教师要寻找各种迹象。提问的速度则主要视提问的种类而定。初级认知问题可以很快地提出,高级认知问题在提出前应有短暂的停顿,并舒缓地、仔细地提出,随后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如果以快节奏去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因此,提问时要根据需要确定其时间和速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4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