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内高班数学课与“走班”分层教学
2010-04-15  2010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 龚伟杰

  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目前的分层教学大都以学生成绩总分和文理而进行“分班”分层教学。考虑到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了“数学‘走班’分层教学”的设想并进行了尝试。

  一、为什么是“走班”而不是“分班”?

  内高班学生来自新疆不同地区,学生学力发展差异很大。如同班学生,中考总分最高697分,最低453.5分,其中数学最高147分,最低63分;同班学生中有民考民,也有民考汉、汉考汉的,今后大学录取分数线也不同,对数学课的要求自然也不同。

  根据成绩统计分析,如果仍以各科总分为依据实施分班,那么数学单科成绩差异还是较大,分层教学状态还是不够理想,所以我们采取了分层教学的另一种形式——“走班”分层教学。即在不打乱其他学科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同时,数学课以数学单科成绩和学习能力重新分班,安排全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到相应的教室上课,它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形式。这样做,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且班级规模具有小班化的特点,避免了学生“吃不饱”和“受不了”的现象。

  二、怎样“走班”?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力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层次进行分层目标教学。预科年级由原来两个班(80人)分成A班(25人)、B班(30人)、C班(25人)的3个班级。班级规模较小,学生基础相对接近,有利于因材施教。

  开学前教师作了思想动员,使学生、家长都充分认识“走班”分层教学的意义,并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力程度自愿报名,教师适当指导,学校审定,并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和开学前的一次综合测验成绩,取两者均分进行第一次分班。以后根据学生学力发展状况作流动,如B班中进步较快的学生升入A班学习,极个别学困生从B班退到C班学习,C班中进步较快的学生升入B班学习,最终使A、B班学生人数增加,C班学生人数减少,在“走班”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中实现整体推进的目标。

  在实施初期,遇到了如下两个问题:①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到低层次的教学班学习。我们给这部分学生分析情况,同时提供一个月左右的“试运转”,让学生对比两个不同层次教学班后作出决定,选择最合适的班级。②学校安排教学风格细腻的老师负责C班的教学,但老师怕影响个人利益,热情不高,于是学校及时出台新的考评办法,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除了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负责原行政班的课外答疑辅导工作。

  三、“走班”后怎样教学?

  1.A、B、C班教学总目标。

  A班教学目标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使其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B班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使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C班教学目标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基础性学力,使其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2.A、B、C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所确定的A、B、C班的教学总目标,对A、B、C班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A班主要教法是自主探究、讨论、启发,根据A班学生基础较好和思维能力较强这一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对易懂知识和题目花较少的时间,留出较多时间应对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互相讨论和研究,有充分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布置作业时能力题可以多一点,基础题可以少一点,题目要少而精。

  B班主要教法是启发、讨论、点拨,根据B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一般这一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比A班要求适当降低,重点放在知识网络的形成上,教学时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归纳、总结解题方法,熟练掌握常规题的解法。布置作业时中档题可以多一点,能力题适当少一点,加强常规题的训练。

  C班主要教法是讲练结合,根据C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较弱这一特点,重点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自控能力,融洽师生关系。教学起点要低,坡度要缓,要强调细节,如对定义、定理、公式、解题过程等的教学要不惜时间,精心设计教案,重视解题模式的归纳和总结,掌握基础题的解法。布置作业时基础题可以多一点,常规题要反复训练。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中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5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