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周济: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08-05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人民教育

   第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

   要继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更大的气力推进改革,破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快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服务。不断巩固和完善这些年来业已建立的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新的管理体制。要调整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按照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型职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情况。要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构建和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探索多种途径发展教育的新模式,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不断把教育改革向纵深和微观层面推进,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特别是要通过改革把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进一步推进教育立法工作,努力推进“四修五立”:修改《义务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现行的教育法律,制定《学位法》、《考试法》、《学校法》、《终身学习法》、《教育投入法》。要健全教育法律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法治化的教育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健全学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2006年要全力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尽快颁布实施,积极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加快《教育法》、《学位法》修订进程,做好《考试法》和《学校法》起草工作。要改革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健全对地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对学校科学有效的督导评估体系,逐步建立对教育实施状况的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坚持教育面向世界,不断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继续与有关国家建立稳定的工作磋商机制,深化与外国的学历学位互认成果。进一步推动与境外高水平大学强强合作、强项合作。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改革和完善国家公派留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派力度,努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国服务。大力加强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增加来华国际学生攻读学位的比例,努力使我国成为亚洲的外国留学生主要目的国。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强境外“孔子学院”的建设,力争使对外汉语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完善涉外法规,建立对外国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继续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服务,使学校成为新农村的知识、信息、文化中心。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和培训,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为教育信息建设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现有正规学校和继续教育机构,依托自学考试、电大、成教、函授、网络等继续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继续教育,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沟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建立纵横交错、相互沟通的城乡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以上是关于“十一五”时期和2006年我国教育工作的总的考虑。教育工作包含的方面很多,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把2006年和“十一五”时期的工作做好,开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新局面,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