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的人,很容易被她的教育生活所吸引:富有魅力的细节拧在一起,牵动师生的成长与心灵;真实动人的故事沉淀在校园里,形成学校百年的精神谱系。 有个小故事一直在金陵中学流传。一位高三学生,临毕业了,找到校长丁强:“校长,我有个要求,代替您给高一上一节地理课。” 丁强很感兴趣:“你是理科生,只在高一时上过我的地理课。你能保证自己‘拿’得起这节课?” “我喜欢地理,一直坚持看这方面的书籍,还参加了相关社团。请相信,我上得不会比您差!” 接下来的地理课,这位学生拿着教材走上了讲台。大大方方,一板一眼,听得坐在教室后面的丁强频频点头。 不光是校长,就连金陵中学的普通教师也有很多故事。一次,一所县中来金陵中学考察学习。推门听课,是一节化学课。老师没有特别准备。课堂上,安静时掉一根针都可以听得见,争论时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当仁不让。听完了课,县中老师私下交流意见:“金陵中学的化学课就这样?连一道练习题都没有,学生的成绩怎么办?” 后来,金陵中学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资料。上面写着从2005年到2007年,金陵中学的高考成绩每年一个台阶。2007年,在出国学生不参加统计的情况下,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这个成绩,还是在学生数扩容了近一倍的基础上取得的。县中老师惊讶了:百年老校,金陵中学到底有什么秘密? 这些故事和细节,给金陵中学平添了一抹理想主义的气质和风骨,就如学校校歌所吟唱的那样,有一种宏大坚毅的品性: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教育也需要“绿色” 一旦出现人为的、违背师生成长规律的做法,就只能斫伤师生的生命与成长 做金陵中学校长多年,有一件事一直让丁强难以忘记。 那是一个金秋时节,丁强心情沉重,赶到医院去看望一位病重的年轻教师。 当他来到病床前,这位教师吃力地睁开眼睛,抓住校长的手,眼里慢慢流出了泪水。 看到老师想说话,丁强赶紧将耳朵贴近了他的嘴巴。这位老师用非常微弱的声音说:“丁校长,我不行了,我在等你,有几句话要对你说。” “我刚调到金陵中学时,在迎接新教师会上,你说过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你说,金陵中学原来有一片天然草坪,每年到了春天都会引来许多小鸟。可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不得已把它换成了人工草坪,小鸟也就不来了。” “我理解你讲话的含义,也能体会你的思想。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有思想的校长,进入了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当时我就下决心在金中好好干一辈子,可惜我这一辈子太短了。我常常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了升学率,为了多几个清华北大,失去了很多、很多……” 丁强握住老师的手在颤抖。 他何尝不时时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教育所拼命追求的,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符合师生成长的规律?符合规律的教育,就像那片天然草坪一样,能营造出一种绿色、自然的环境,吸引小鸟的到来。一旦出现人为的、违背师生成长规律的做法,就只能斫伤师生的生命与成长。 弥留之际,这位老师的思考,让丁强有一种锥心的痛楚。 “追求升学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并最终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去达到。”丁强说,自己的教育理想是“绿色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不以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 这种理想的教育,其前提是按照教育规律挖掘学生潜力,实施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不加重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提高绩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教育”转化为金陵中学的办学理念,就是“既要为学生的现在负责,又要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多年来,金陵中学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这个教育理想、办学理念。 金中人说,作为升学预备型学校,我们有责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升学机会。但作为示范性高中,我们示什么“范”?肯定不是去作“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