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
2010-03-26  2010年03月26日  来源:人民教育

  ●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员  文喆

  一、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有效教学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由美国开始,又不断有人提出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并随之而形成了若干以“有效”为热点的讨论话题,诸如“有效学校”、“有效课堂”、“有效评价”等等。这种本质上是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讨论,与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有关。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诉求,有效教学问题的再次提出,反映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与机制,面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实现自身转型与完善的努力,也反映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目标与策略正面临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当代学校教育传统体制机制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随着教育权利的普及,大量非传统教育对象涌入各级各类学校,所谓“生源质量下降”成为世界性议题,那些建立在“精英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或者效度降低,或者走向失效;第二,二战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三个世界划分及经济分工的明确化,发达国家各阶层成员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缓解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压力,弱化了“以读书求发展”的社会功能,从而导致了带有普遍性的学生学业水平下降和学习动力下滑;第三、信息技术与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至少是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的丰富化,大众传媒的空前普及与信息诱惑,刺激了儿童少年多样的生活追求,分散了他们的精力,向“苦读”的传统发出挑战,为“努力文化”的延续营造障碍;第四,网络技术的普及,多种媒体间的市场竞争,使人类文化成果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各种文化快餐,为不求“甚解”的受众,提供获取一般文化修养的“成功”捷径(例如所谓的“   替大家读书”的“评述”、“聊天”的方式,以视频为主的知识介绍方式,等等),于是,一方面减轻了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学习者通过学校教育来求知的动力。

  当然,随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现代社会也为学校改革教育途径与方法,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的机遇与方法、工具。正是从这一双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才不但成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解的改革诉求,并因而成为当代世界性的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

  二、实际上,由于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差异,发达国家教育界提出的“有效教学”问题,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美国学者玛扎诺等人在其所著的《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一书中,实际上把“有效”定义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①,其建立在归纳少则21个,多则1251个原始研究个数基础上的“影响学生成绩的教学指导策略”,则包括“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总结和笔记”、“提倡努力和给予认可”、“家庭作业和练习”、“非语言表征”、“合作学习”、“建立目标和提供反馈”、“产生假设和检验假设”以及“问题、线索和先行组织者”等九项②,而其中的“鉴别相似性和相异性”、“总结和笔记”、“家庭作业和练习”等几项,在中国似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性要求,在美国却要由学者郑重其事地进行实证研究,才因其确实可以提升学生的成绩而为社会所接受。由此可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与家庭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与需求不同,所谓的“有效教学”,不同国家地区其实也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由于“考试领导教育”、“知识改变命运”还有较大的实际效应,对大多数中国中小学而言,在考试过多,考试和作业、练习压力过大,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的条件下,中小学生多数是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的,所以,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并不以或主要不以一般地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难题。对中国教师而言,最大的难题,是过多的重复性考试与练习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习兴趣,是在确保学生取得较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可否减少对他们的“时空占领”,可否让他们有机会、有余力去追求主动而多样的个人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主要是“有效果”,是达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中国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有效”,除了“有效果”之外,还包括“有效用”和“有效率”,对相当一批中小学校而言,重点也在“有效用”或“有效率”上。

  三、主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的有效教学包含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三层意思,亦即主张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一要追求教学基本目标的达成度,要努力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力,要促成学生在基本方法与态度上的有效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成学生掌握“以学习求发展”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所以,对当今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追求,不能影响学习者持续学习愿望、兴趣与能力的发展。这里所谓的“有效用”,并不是指简单地应用当下学习的知识于生活实践之中(由于受到所学知识深度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这种应用尽管有益,而又必然有限),而是强调当下学习对后续学习、对激发学习者掌握更多、更深、更广的人类认识工具与认识方法的兴趣和效用。第三方面,无论是对学习效果的追求,还是对兴趣的追求,都应建立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的条件下,都应追求低时间投入,高效果效用产出,要为学习留出足够的自主发展机会和发展精力。

  之所以把有效果、有效用和有效率,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有效教学的工作目标,是因为当前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这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虽然中国当前并没有完成从欠发达向发达阶段的转换,但是近二十多年来,促成发达国家教育失效的社会因素与技术条件,在中国的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都有较明显的表现:教育对象扩大,生活条件改善,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等,确实已经影响了学校教育,确实已经使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达成统一考试成绩目标,成为众多中小学教师颇感困难的问题,成为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突出的难题。在传统的教学策略失效或效能下降的条件下,许多第一线的教师已经或正在探求新的提升学生成绩的策略,正在努力追求教学的效果。第二方面,必须强调说明,由于“穷国办大教育”的格局并未真正转变,由于“赶超”心态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中,“考试领导教育”的现象,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长、社会思考教育问题、追求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相当一批学校、家庭不惜牺牲学生健康追求高分,相当一批师生的“苦教苦学”,绝大部分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的现象,就成为几十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成为影响现实中小学校教学效用的主要原因。因为基础教育从其性质与对象的特点而言,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是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生活作准备。这种基础,固然建立在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上,更重要的则是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兴趣、愿望与习惯的养成。所谓的“有效用”,正是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的学习、终身的学习有用,而不仅仅是用中小学生学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空占领过多,强制性的重复作业过多,反复的考试操练……都是导致师生身心疲惫、兴趣丧失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学活动长远效用的基本原因。因此,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全面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内涵,要在追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追求教学的效用和效率,要把追求效果、效用与效率统一起来,在“减负增效”上做文章。在社会大环境依然严酷的条件下,从教育自身做起,从探求新的有效教学策略做起,努力使中国基础教育从“越差越多练多考,越多练多考越差”的怪圈中摆脱出来,去争取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主动多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四、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渗透和促进功能,是学校教育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校教学,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学习活动,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融入并适应这一学校文化,对教学活动有效与否起着奠基性的作用。从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应该努力营造以和谐、进取、宽松为主要追求的学校文化,这样才会有利于学习者与学习环境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谐的本质是“和而不同”,是承认学习者之间差异的合理性,是不抛弃、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是帮助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使之成为学校班级不可或缺的成员,在求同存异的氛围下,鼓励每个学习者实现个人的最好发展。进取的本质是努力做事,永不放弃,是倡导一种人人都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成功”、“聪明”、“学习好”,等等,都可能成为学习者追求的评价目标,但受社会与本人条件限制,这些目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只有努力,只有坚持“天天向上”,“不放弃”,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才有最大的包容性,能够成为普遍适用的评价准则。正因为“努力”是人人可以实现的目标,努力又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所以崇尚努力的群体,就会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文化。宽松的本质是容许犯错误,鼓励反思,是承认学习者有犯错误的权利,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承认,儿童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有个争取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塑造个人在他者眼中形象的问题,“犯错”会影响个人地位与形象,是出丑的重要因素,于是避免错误就成为保护自己的重要选择;而另一方面,作为初学者,不论是学习与人相处,还是学习相关知识,“犯错”又是题中应有之义,是走向正确与成功的起点,不容错的学校与班级文化,往往会妨碍学习者真实学习活动的发生,会阻碍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集体。创造容错文化,鼓励学习者从错误走向正确,让学习者从出丑的顾虑中解放出来,是良好学习环境的必备品格。

  和谐、进取、宽松,是实现中国中小学校有效教学的基础文化要求,也是当前学校课堂文化中的明显缺失,是需要学校领导者及家长、教师共同努力去实现的学校文化转型,也是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真心认同才能实现的学校文化转型。为此,需要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变革为先导,也需要促成学校内外人士相应的观念转变为前提,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

  五、可以认为,从以应试训练为重心的,崇尚“苦教苦读”的学校文化,转变为以“和谐、进取、宽松”为特征的,重在让不同的学生实现不同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中国学校文化的重大转型,是社会及教育系统各方面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式认识的重大调整,是以素质教育为标志的中国现代教育的创生过程。因此,在追求新的学校文化的实践中,必须着力于整合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多元影响,必须尽量减少或化解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文化冲突,从而真正实现学习者成长环境的和谐、进取、宽松的文化特质,为有效教学的实践创设前提条件。

  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多样,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这些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进步及其生机与活力的标志。但是,处在成长期中的儿童少年,无论是从身心发展需要而言,还是从他们的认识、判断与行为能力的发展状况而言,都需要一个较少直接冲突的环境,都难以直面太过对立的社会或家庭要求。这样,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着某些直接的利益与目标上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是儿童、少年的成长又需要缓解矛盾冲突,需要环境的和谐与宽松,这就给学校、教师提出了不大不小的难题。教育界传统的做法是说服和教育家长,用种种教育或劝说的方法,让家长与社会相信学校要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让家庭与社会“配合”学校去实现教育目标。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随着社会、家长的权利意识与民主意识的觉醒,这种“家长学校”的效果越来越差,而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家校矛盾冲突带给学生的“成长烦恼”,也愈发严重地干扰学校工作,愈发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成为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难题。因此,顺应党的十七大加快民主进程的工作思路,中小学校在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环境建设上,也应加强民主化进程,校长教师要虚心听取社会、家庭的教育诉求,要学会与社会和家长的代表人士,通过讨论协商确定学校的重大教育决策,乃至不排除必要的让步或妥协,以使学校教育决策真正成为各方共识,成为较少直接矛盾冲突的可行工作目标。在这样的协商与讨论的过程中,学校作为社会专职的教育组织,当然应该发挥引导与整合作用,应该更主动地吸纳社会、家庭的积极建议,尽量主动说服社会、家庭的不同意见,并促使它们相互说服、相互妥协,从而使最终的教育决策能为大多数相关人士衷心认同,并因而营造出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环境。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在努力促成学校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民主化建设,为成长中的学习者营造较少矛盾冲突的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提升德育有效性。这一工作,应成为校长、教师重要工作要求之一,而且应成为学校组织实现自身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