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从关注学生现实性走向开发可能性
2010-04-02  2010年04月02日  来源:人民教育

  ●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  成尚荣

  教育常常处在困惑和苦恼之中,而造成困惑与苦恼的又往往是自己。用印度著名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往往给自己画一个圆圈,于是,“我们从来无法超越这些圈圈,从来看不到它外面的东西……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私密的世界里”。是的,当下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画了一个圈,筑了一堵墙,这个圈、这堵墙的名字就叫“现实性”——教育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性,而且是死死紧盯着学生的现实性,始终没有勇气探出头来,看看墙外有没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更美丽的风景。我把这墙外的天地和风景叫学生的“可能性”。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不少人认为,学生的“可能性”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代名词。“当你说‘不可能’的时候,这整件事就成了定局:你自己把自己封闭住了。但如果你说这是可能的,你就会面对如何在心理上带来革命的这件事。”① 的确,我们应该来一场这样的革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学生的可能性。我们以为,这完全是可能的。

  一、郑重的确认与宣告:人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是学生的最伟大之处,教育的领域首先是超越的领域。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人、发现人、开发人的过程。对人的认识、发现与开发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评价的最根本标准也应当是看对人的认识、发现和开发的程度与水平。为此,教育要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与追问。

  (一)对“人是谁?”的提问与追问。

  人几乎是无法定义的,但无法定义并不等于不可解释、不可探索和不可揭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有个命题:“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他认为,成为一个人是变成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是从面具后面走出来。笔者从中得到极有价值的启发,那就是抛开人的现实的“面具”,掀开对人的可能性的遮蔽,让可能性成为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定性。其实,人的存在首先是可能的领域,一旦取掉了可能性人就不存在了。与现实性相比,可能性比现实性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意义。鲁洁老师对此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世界上一切存在都只能是‘是其所是’,而唯有人这种存在不仅是‘是其所是’,而且还可能是‘是其所非’……他既是预成的,又是生成的;他既面对着一个无可选择的先在前提,又具有向世界、向历史无限敞开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说,可能性就是人的规定性。

  尼采认为,人是“尚未定型的动物”。由于未定型,人才非常积极地去寻求意义,寻求意义的过程充满着各种可能。正因为此,尼采认为人是一个实验,而实验的目标就是:更坚强的生命本能,更广阔地超越自己。说到“尚未定型的动物”,必然要把人与动物作一比较。德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人的诞生带来了许多与动物截然不同的新特性,尤其是“具有超越自身种种感官的局限而无限飞升的想象力”。尼采和弗洛姆不约而同地揭示了人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突破了人自身器官的局限,具有无限的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是人的超越性。

  的确,“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给人作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② 这种未确定性,揭示了人有巨大的潜能。上世纪初,有学者认为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十,稍后又有学者认为不是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六,而美国心理学家奥托在《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中说,“据我最近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可见,人是未确定的,是有巨大发展可能的,这种发展可能性来自人本身所蕴藏着的巨大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是指潜能的可开发性。

  (二)关于学生——未成年人的提问与追问。

  可能性是人的最伟大之处,可能性更是学生的最伟大之处。正待开发的巨大可能性应当是学生与成年人最重要、最显著的区别。因此,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思·范梅南在他的著作中开宗明义,作出以下判断:“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

  笔者以为,学生的可能性就是“还没有”和“将要是”。何谓“还没有”?一是还没有成熟。学生处在身心剧烈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肯定是不成熟的。不成熟正说明身心内部有一种巨大的成熟欲望并由此产生了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向外奔突,企图冲破一切对他的限制和束缚,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奔突,自然会制造一些麻烦,也会产生成长的烦恼。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是“成长的体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是学生的成长性。二是还没有确定。未成年人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寻找中,一切都在培育中。因此,对学生任何的评判都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小心翼翼,甚至是谨小慎微。其实,不确定,才有发展和创造的机会和空间,对学生来说,可能性实质上是创造性。三是还没有完成。成熟和确定并不意味着完成。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学生当然更是未完成的,因而学生应该有更多的和更大的追求。未完成性让学生生活在理想甚至梦想之中,生活在永远的追求中,课堂、学校和教育应当永远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性。

  何谓“将要是”?可能性预示着未来,它是对学生未来的预测和把握,也是对学生发展的召唤和期待。一切现实性都只是学生发展的起点而非终点,学生的发展不应以现实中的一得一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只有“将要是”才应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性是一种未来性。

  (三)对“教育是什么”的提问和追问。

  在讨论了人是谁和学生是谁以后,教育是什么这一命题便可迎刃而解。人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决定了人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抓住了人的可能性,也就抓住了人的根本”;“教育的领域也正是可能的领域,教育就是把人引向更高的可能性。”③ 这正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最伟大的使命,也正是教育的最大奥秘和魅力。

  可是,我们常常被“此在”的现实所蒙蔽。关于人的潜力开发,有“摩西老母效应”和“短路理论”。美国著名的艺术家摩西老母,在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才能,这就是“摩西老母效应”:许多人到了垂暮之年,才忽然发现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过去从未被发现。此外还有“短路理论”:如果我们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就会自我衰退,甚至消失。遗憾的是,面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教育常常会“短路”。所以,打开现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通道,实现教育的“跨越”,是教育面临的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