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生活
2010-04-23  2010年04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近年来,创造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一些教育者十分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但是,一种同样重要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却普遍受到忽视。社会创造性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或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人们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综合性品质。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创造性的培养甚至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然而,中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离家出走、网络成瘾、孤独、抑郁、焦虑等,令人担忧。这些学生难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不能有效地解决人际冲突,或者难以有效地自我调节、管理学习和生活。或者说,他们不能创造性地生活,不能有效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任务。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学校在重视学科教学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创造性的培养和促进,进行创造性的生活教育。

   一、何为社会创造性?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事件。第一个事件:一个小学生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家后,竟用菜刀将自己的一个手指剁下来。第二个事件与此类似:一个中学生,因为父母没有答应他与一个女孩交往,就企图跳楼自杀。第三个事件:在周恩来的青少年时期,曾跟随伯父到东北读书,在此期间他遭到学校中年龄较大孩子的欺侮,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与一些要好的同学一起上学和放学,一起反抗那些坏孩子,结果很快就使自己摆脱了这种困境。

  这三个事件都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关,前两个分别涉及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第三个则与同学或朋友关系有关。通过这些事件不难发现,如果能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就可以避免不应有的悲剧或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生活任务,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认识和调整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式,建立和维持各种人际关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所有这些任务或问题,都要求人们以积极的态度、特定的认知能力、适当而有效的行为很好地去对待。在此过程中,人们需要具备一种基本的品质——社会创造性。

  一个具有社会创造性的人,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或问题时,会表现出一系列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人格倾向,如充满自信和对问题本身的好奇心,不怕困难,敢于冒险,主动,负责。在这种人格倾向的驱动下,还能想出具有个人特点的、新颖而适当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可以说,社会创造性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创造性。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向成年的过渡期。对他们来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似乎更复杂、更特殊,由此带来的烦恼也更多。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会遇到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或好朋友之间的各种冲突,需要很好地协调和解决。在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遇到情绪管理、生活管理、学习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各种难题。例如,如何更好地安排、管理学习时间以保证高效率,如何形成有效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等。另外,他们还要参与课外的各种社会活动。儿童和青少年必须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成功地完成这些任务,才能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社会创造性。

  需要指出,我们这里所讲的创造性,并不是历史上的“伟人”们表现出来的伟大的创造性,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创造性,是人们通常具有的一种创造潜能。近些年来,人们倾向于依创造性的程度将其看作一个“连续体”,伟大的创造性通常被看作这个“连续体”的一端,那是极为罕见的,通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个人条件下才能产生。相反,创造性水平极低或毫无创造性的人则处于这个“连续体”的另一端,也是较少见的。大多数人则处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上。这也就是说,创造性不是“伟人”们特有的天赋,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或创造潜能。创造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增强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并将这种潜能变成现实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亦然。一个人每天的社会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本质上都是不同的、常新的,都需要给出新的、适当而有效的解决方式。

   二、创造性的生活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的生活教育,是基于生活问题、增进生活质量的创造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这种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他们进行创造性生活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必需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它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又服务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换言之,在学校进行创造性的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性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与不同学科中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同,创造性的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不局限于学校内的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某些种类的社会活动,而是渗透于学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他们每天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学习、社会交往、心理调节以及他们所参与的各类社会活动。无论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还是教育过程,创造性的生活教育都与学生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生活密切结合为一体。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非常典型的生活问题情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反思自己的问题解决方式,并运用发散性思维,想出多种可能的问题解决办法,从中选出最好的办法。

  问题情境可以是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例如,与父母、老师或同学发生了冲突,怎么办?也可以是自身的学习问题,例如,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自己不能解决,该怎么办?或者,怎样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是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问题,如学校周围的环境比较嘈杂,或污染比较严重,该怎么办?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态度和人格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常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包括社交技能,如与人交谈的技能、合理安排每天生活的技能等。但是,拥有这些技能,并不意味着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技能解决问题。例如,在学生遇到与同学或好朋友的人际冲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想办法,并从中找出最适当、最有效的办法,妥善地解决问题,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创造性的生活教育?

  创造性的生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然这种教育涉及学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要整合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而不是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在这些教育影响中,包括家长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我们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学生自身的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都会影响到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①② 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较多的理解和温暖,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格的发展。同时,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较高的社会技能,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在这种教育中无可作为。事实上,学校在创造性的生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概括地讲,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生活的意识,提高他们创造性生活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创造性生活所必需的动机和人格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的教育来完成,或者必须由学校制订系统的教育方案,有计划地实施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才能达到上述教育目标。

  就具体的教育内容来说,学校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社会性问题作为教育方案的核心内容。最近,我们对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发展与培养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开展了教育实验。我们发现,如果能从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入手,制订严格的教学方案,每周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同时注意改善学生的家庭环境(主要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环境(主要是教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③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我们的干预或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教学、教师领导方式的改善、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干预工作同时开展。其中,教学内容共包括九个单元,涉及三类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九种典型的社会活动情境(上述三类人际关系各包括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冲突三种情境)。

  例如,在发动交往方面,我们设置了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即“主动结识:我怎样让老师认识和了解我?”具体问题为:“如果你所在的班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让老师认识你,对你有好印象?请你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想到的办法,尽量说出跟别人不同的办法。”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与教师交往的主动性,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想办法,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维持交往方面,我们设置的一个问题情境是,“维持友谊:我怎样帮助我的同学或朋友?”具体问题为:“如果你看到几个陌生的孩子正在欺负你的一个朋友,这时你会怎么办?怎样才能不让朋友受欺负?”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帮助同伴、维持友谊关系的主动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冒险性和挑战性,适当而有效地维持与同学或朋友的社会关系。

  总之,上述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群体讨论,相互启发,学会在社会问题情境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增强他们创造性地解决各类生活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整个教育过程十分强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强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以适当、有效、新颖、独特的思维和积极的人格倾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让教师反思和改善自己的班级管理或领导方式,督促他们改变专断的或放纵的领导方式,形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发展的民主的领导方式。另一方面,督促家长反思和改善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创造充满温情和理解的民主的家庭环境。

  事实证明,这种综合考虑了多个方面的培养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创造性和受欢迎程度,缓解了他们的社交焦虑,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创造性地解决生活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当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创造性的生活教育方案理应有所不同,因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人格特点和社会生活内容都是不同的。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社会生活问题的设置、学校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创设等方面,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求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犯的一种错误是,过于强调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人格倾向的培养。这大大降低了创造教育的效果。事实上,即使一个人具有高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格倾向和创造动机的激发,这种能力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不能成为现实的创造性。因此,人格的培养理应成为创造教育的重要内容。相对而言,让学生形成积极的问题解决倾向和习惯,较之短期的思维技能训练,其效果更明显,更具有长期效应,因为人格倾向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概言之,在社会生活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创造性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开展创造性的生活教育势在必行,这于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谷传华、周宗奎:《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2期,第34-38页。

   谷传华、张海霞、周宗奎:《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教师领导方式的关系》,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3期,第284-286页。

   谷传华:《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培养的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5期,第65-69页。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发展与培养”【EBA050189】总结性成果)

  谷传华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1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