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一天局长,克拉玛依就一天不能有重点校、重点班” 克拉玛依市副市长赵武生(左三)、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右二)邀请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右四)到克拉玛依授课。 有一年,上级领导到克拉玛依视察。他问彭建伟:“你们市整体教育质量怎么样?” 彭建伟实打实地回答:“那要看你用什么标准了。如果看我们考了多少个北大、清华,那我们可能不合格。但如果看全体学生的中、高考成绩,还有大家对我们的满意度,那我们就有勇气说,我们一直是按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去工作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走进克拉玛依市教育局的院子,一幢三层小楼就是行政楼。墙皮已经开始脱落,窗户也显得很破旧。想起刚刚走过的路上,看到一所学校,新修的教学楼宽敞、整洁,风雨操场大气、抢眼,就随口问了一句:“那是一所示范校吗?” “不,它就是一所普通中学。”彭建伟说。 从2002年到2008年,短短的7年时间,克拉玛依市各级政府对中小学的经费投入达到了43.33亿元,相当于目前全市地方财政各项收入一年的总数。这笔投入,让所有学校都有了现代化的校园和设备设施。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赵武生给我们介绍情况。他说,近年来,教育一直是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的头号“民生工程”。“我们始终坚持一个理想,就是要把所有学生都认真负责地培养好,不把资源集中到几所学校,更不搞形象工程。” 对教育的投入,从薄弱学校开始。像三中,就是一次性投入7500万,把整座校园重修了一遍。2005年,全市建成局域网,所有学校都纳入了网络中,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投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对学校的硬件建设,有的超过了国家标准。方案报到相关部门,通不过。一向行事稳当的彭建伟少有地着了急:“国家标准是面向全国的,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 “我们为什么给每个学校都设计室内运动馆?新疆的冬季,室外温度是零下二三十度。孩子们怎么锻炼?过去条件不允许,只能凑合着在教室里活动一下,做做游戏,运动量根本达不到。” “没有物质条件的保证,全面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教育是百年大计的事情,眼睛要看长远一点。” 外地人来参观,都很羡慕克拉玛依的校长:钱不用考虑,人不用考虑,就连校园的绿化都由政府拨款解决。政校的职责被厘得清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