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2010-11-04  2010年11月04日  来源: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等全面发展的蓝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被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之中,使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得到确立、提升和落实,这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绘就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凸显教育在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

   一、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发展。

  小康社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自从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就出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中,作为儒家重要的理想社会观“大同”与“小康”是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者把“大同”和“小康”诠释成为两种不同层次的理想社会状态。“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社会,而“小康”社会则是以天下为家,靠礼仪关系维持的社会。这里的“小康”虽然与美好的“大同”社会有区别,但它描绘了“生活富足,不愁温饱,平等有序”的社会图景。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儒家学者关于“大同”和“小康”的社会观念逐渐成为许多人憧憬的理想生活状态。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无数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救民道路上下求索,不断赋予“大同”和“小康”社会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现中华民族“大同”和“小康”的社会理想。

  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由邓小平提出,并汇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继承和超越了传统的“大同”和“小康”思想,在总结和吸取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首次提出“小康”的奋斗目标,具体阐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发展规划,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小康社会思想体系。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① 在这里,邓小平把建设现代化的目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小康之家”来表述,更容易为干部与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成为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他强调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社会的正确途径。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在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小康社会战略目标。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实现小康社会正式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② 由此,确定了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到1990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奔小康成为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达到小康第二步发展目标的战略任务。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探索和艰苦努力,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5年实现十三大提出的任务。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邓小平一贯重视人均指标的思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党的十五大根据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③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终于在20世纪末进入了小康社会。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着眼于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然而,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报告提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④ 这是对小康社会的全面描述,是对小康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十六大之后,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对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和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世纪之初的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和争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端。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⑤ 从2003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长。报告中首次使用“人均”一词,表明了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执政理念上得到了新的升华。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国将成为经济更发展、生活更富裕、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更高精神追求、更有亲和力和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