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风雨过后是彩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改革发展侧记
2009-09-23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徐树旺校长认为,再先进的教育理念离开了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实施,都是不可能办出现代化的学校来的。所以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乐土;同时学校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校领导把目光投向了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分层培养打造骨干教师。实践表明:一位名教师往往就能撑起一门优势学科;一批名教师往往就能托起一所学校。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对照泰州市学科带头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条件,制订出《教师分层培养标准》,将教师分为合格型、胜任型、骨干型和带头型四个档次,每两年考评一次,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分别给与相应的责权利。“分层培养”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针对学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0%的现状,学校专门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采取“师徒结对”、签订“新老教师结对协议书”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要求指导教师每月把自己两节成熟、精彩的课展示给青年教师。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师徒结对成果鉴定,优者给予奖励,另外还通过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教师和名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

  为促使优秀人才尽快地脱颖而出,学校通过竞聘上岗,让能者上、庸者下。大胆地将在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新秀杯”优质课竞赛中涌现出的青年教学能手放到高三岗位上去锻炼。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做科研型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组织好一次理论研讨会;开展一项小课题研究;上好一节教改研讨课;发表一篇高质量论文;撰写一份有品位的教学心得。把当今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及时形成研究性课题,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其专业水平。全校教师每年都有10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在各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徐树旺校长深知,重振雄风,主要发力点应在课堂教学上。他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明确提出:按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以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全体教师经过几轮讨论达成共识:彻底摒除“生源决定论”,重塑教师形象,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工作。

  首先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入手,先后建立了《教学常规检查评比制度》、《关于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估标准》、《集体备课督导评比制度》、《课堂教学随机调研制度》、《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参考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堂教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实践表明,强化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力抓手。面对以往教学工作的无序状态,学校规定,备课组全体老师必须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教师必须提交备好的个案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参加集体备课的表现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为使集体备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求教案必须是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由主备人拿出教案的草本,集体研究通过,各任课教师再根据班情、学情进行修改调整,形成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个性化教案。备课必须做到六个到位:即知识、能力点梳理到位;问题分析讲解到位;答案解析指正到位;方法突破点拨到位;强化训练质量到位;纠正反馈措施到位。

  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校长、主任带头备好课、上好课,直接参加并指导一个年级组和一个教研组工作,确保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及时到位。在严格认真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学校又提出了“课堂教学十戒”,诸如,教学语言平淡、满堂灌、随意问、超纲练、研讨训练时间不足以及作业无创意均在警示之列。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溱中规定了“挂牌听课”、“推门听课”的日程、内容和双方人员,大力倡导新老教师相互听课,老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新教师上过关课、实验课。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每个教研组、年级组都要积极开展上研究课、示范课活动;新教师上每节课都要力求做到先听课后上课。听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加强交流和研究,为此学校规定,教师凡听课必须及时评课,开诚布公交换意见、讨论得失,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在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溱中更注重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他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努力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策略、手段、技术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春华秋实,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及扎实的课堂教学实践,让溱中的课堂教学效率迅速攀升,完成了教学质量三级跳,2007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了600多名优秀学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