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风雨过后是彩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改革发展侧记
2009-09-23  2009年09月23日  来源:人民教育

  

  2007年8月9日,当顾君同学接到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当年他中考成绩低于学校扩招分数线100多分,如今的成绩怎能不令他欣喜若狂呢!人们都说他是溱中“不放弃一个学生”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其实,这样的受益者又岂止顾君一人呢!

  徐树旺校长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所作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就应该立足于对每个学生负责。

  溱中在“不放弃一个学生”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针对生源参差不齐的实际状况,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低起点、夯基础,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策略,确保每个学生未成才先成人,既成人又成才。

  学校利用中学生业余党校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参加业余党校学习的学生,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能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刻苦地学习。迄今为止,经业余党校的学习和学校党组织的培养,已有9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加入了党组织。2007年暑期又有200多名高三学员拿到了业余党校结业证书。

  为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从感恩教育入手,组织学生给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心、感动之情。学校政教处、团委常年组织“学雷锋”活动,发动学生开展“美化溱湖一条街”、“净化校前一条路”,“帮残助老一件事”活动,还组织了“扶贫助困慈善一日捐”等活动。

  对高中学生来说,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溱中设立了“学生自我监督岗”,每天有6个学生轮值,查环境卫生、穿戴仪表以及礼仪,发现好的及时表扬,发现差的引导教育。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也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升旗手都由优秀学生担任,以此激励大家奋发向上。

  改革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是溱潼中学重振雄风的又一重要举措。他们以环保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突破口,在全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学生根据当地实际结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有的进行居民生活噪音的实地调查,有的提出食堂污水治理的可行方案,有的提出公共厕所节约用水的方案等……《溱潼镇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建议》、《草坪不绿现象的研究》两个学生研究专题分别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另一学生课题组提出了校园垃圾分类袋装、废旧电池集中存放的方案,被学校采用后,极大地改变了校园面貌,控制了环境污染。

  为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实效,学校充分利用周边乡镇工农业发展的强势以及地处“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的区位优势,组织学生走访农家村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各种信息,从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诸方面开展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喜鹊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苏州周庄与姜堰溱潼自然资源的比较》等系列研究中,许多观点被溱潼镇和溱湖风景区制定发展规划时采纳。优秀研究论文及文学作品在校刊《德育通讯》和《杨柳丝》专辑发表。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校本教材《校园流行色》、《古镇风情》、《春游喜鹊湖》、《研究性学习与探索》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首届校本教材评比,获三等奖。

  在大力改革学习方法的同时,学校特别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每一个教师都担当起帮助辅导后进生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要有所进步。他们还改革了评估方法,允许学生二次,乃至三次考试,以最好的一次计入成绩报告单,以此激励、鼓励学生。

  目前,“生动活泼学习,人人有所发展”在溱潼中学正日益成为现实,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3年来,数以百计的学生在省市级各项竞赛中获奖。“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博学”的教风和“勤学苦练、多思求真”的学风正在溱中悄然形成。彩虹在雨后的天空更加灿烂。

  (蒋新生 孙蕴怡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6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