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军人” 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现划归黄山市)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后就参军了。当兵后,年纪轻轻的赵普就展露出特长,在新兵连的一次联欢会上,他表演了诗朗诵并引起关注,随后到团部广播室当了一名广播员。 问到对他经历的一些传闻,赵普特别希望澄清一个问题。“很多媒体报道说我是因为家境贫寒而去当兵的,这其实是个误解。我当时家庭条件确实不太好,但还没有到贫寒的地步。”赵普说,他不想上高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初中的他严重偏科,上不了优质高中。他认为人生不一定非按照初中、高中、大学这样走过来。他提出去当兵,父母很开通,支持他的选择。 “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偏科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并不能因为今天我成为央视主播偏科就变得应该了,偏科是绝对不应该的。”赵普补充说,“不过我希望你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千万不要把高考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宿命,我知道它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不反对高考,我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把高考看得那么重。” 多少年来,许多人把上大学看作是学生成才唯一的出路。而赵普的经历则说明“条条大路通罗马”,他对人生的选择,带给青少年重新审视高考,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勇气。 “3年部队的生活有印象深刻的事情吗?”我接着问。 赵普说,“我在部队的时候,吹紧急集合号绝大部分是为了训练,但有两次真的是有事情发生。”一次是部队所在的地方山林失火,马上会殃及到老百姓的果园。紧急集合号一响,全团集合。战士们带着铁锹、扫帚还有水桶奋不顾身地参与灭火。第二次,部队旁边一辆大货车出交通事故。哨兵报告团部后,大家紧急集合进行营救。一百多个战士将绳子环绕腰部,绳子一端固定在货车上往后拉,直至动用装甲车把困在驾驶室里的司机营救了出来。 “我曾经是个解放军战士,我知道解放军在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如果我没有当过兵,我在报道时就没有这样的体认。” 此时的赵普声音明显放大了许多:“为什么我主持节目大家会有别样的感觉,会觉得我的话和问题总是送到观众的心里,那都是经历告诉我的。你的体认,你的想象,你的问题,你的换位,你的与人为善,还有你的互帮互助都有你的经历作为注脚,它不是凭空来的。” 赵普自信地说:“我参加过抗洪抢险,参加过抢救老百姓的车祸、山林救火,等等。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还用得着多想:抗震救灾中,我的那些老战友、新战友们在前线以什么样的姿态工作吗?尤其是灾难初期,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我怎么把解放军救援的情况告诉观众,怎么让大家信服我,相信我呢?这些都要有根据的,而这个根据就是我的经历。” 我不禁想知道:部队生活给赵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自律和坚忍!”赵普毫不犹豫地回答。“主持人的职业,时间观念要非常强,不能迟到,而我从来都不迟到;每次直播时都是坐六七个小时,还得不停地说话,不准喝水,不准上厕所。没有自律和坚忍怎么能做到呢?”赵普解释道。 离开部队后,赵普一直以这些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并把这些当作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