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张桂蕊:在奋进中享受人生
2009-09-25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在奋进中享受人生

  ● 张桂蕊

  在3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没有停止奋进。尽管在奋进中夹杂着不少的辛酸和苦涩,但我仍能深深感受到一次次辛酸过后的甘甜。正是这种甘甜,使我无怨无悔地在教育战线上奋斗,在奋斗中收获希望,在奋斗中享受人生。

  2004年秋,作家王宏甲新作《中国新教育风暴》问世。该书真实地记叙了当今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的重大转型,在转型中国家级实验区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们艰难而卓有成效的伟大实践。书中第十章以大篇幅写了我们山西省曲沃县的课改实况。《中国教育报》头版以“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为题,报道了曲沃勇于攻坚,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的具体做法。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到曲沃考察者络绎不绝。在每次结束考察前的座谈会上,大家总会向我提出些类似的问题:“你是怎样走上教师岗位的?”“现在回忆你的工作经历,哪些人对你的影响最大?”“在你专业成长的历程中,什么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从教的引路人

  1953年,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当地的教育名家。4岁的我就拿着粉笔把墙、地、门做黑板,学着父亲的样子教那些比自己大的小伙伴们识字。

  上完小时,我幸运地遇到了两位让我一生仰慕和铭记的恩师。一位是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周振民,另一位是数学老师卫岗。这两位老师渊博的学识、深邃的见解、生动的讲课,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着我,尤其是那不凡的风度和气质、抑扬顿挫、精确凝练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感染着我。他们使我对语文、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从小在心中对教师这个职业就敬仰和钦佩。他们是我从教的引路人。

  至今,我仍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位教师身上如何才能流露出让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听周老师和卫老师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听完后心里总会有一种想写的欲望。那时我总是有意地去模仿老师教学时的神情、讲课时的语调,甚至是老师走路的样子。到现在熟悉的人还会告诉我,我讲课的神态和走路姿势和他们是如何的像。

  我常想,一位老师如果能做到让学生去享受课堂,在陶醉中学习知识,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事情!

  正当我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中时,母亲患了肺结核。当时父亲调到市委工作,我是家里6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照顾患病的母亲和幼小弟弟的任务自然落在我的肩上。我前后10多次退学回家。而每次退学,老师都会不辞辛劳地到家里进行家访,做母亲的工作,将我一次又一次地带回学校。还记得当时老师的眼神,那是一种真切地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失去学习机会的眼神,那是一种真心关怀自己的学生而充满责任感的眼神。恩师完美的形象,在那时我的心中是很伟大的,以至后来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总是认真地去理解、关心学生,用心地去做家访,成为学生家人的朋友。

  发放初中录取通知书那天,母亲病危,吐血不止,等同学们把我的通知书送到家里时,父亲扫了一眼含泪对我说:“为了你母亲,停学吧!”我趴在炕上哭了好一会儿,而后毅然撕碎了通知书,从此挑起了照料母亲和操持家务的重担,那年我12岁。

  17岁的时候,母亲的健康状况奇迹般地好转了,我这才得以走出家门,和同龄人一起到农田参加生产劳动。那个年代,家庭成分不好不能被推荐上学,但我渴望知识,对中途辍学怀有深深的遗憾,这使我自觉地走上了自学的道路。

  久旱逢甘霖,我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县办师范招生,已是21岁的我在离开校园9年后再次踏进了校门。我恨不能将这9年中落下的知识全都补上。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每天全校第一个起床的是我,最晚入睡的也是我。一年多的时间,我不仅较好地修完了师范课程,还把初中所有科目系统地自学了一遍。

  毕业时才得知,我们这批学生省里没备案,不予分配,只能当民办教师。民办也罢,1974年1月,我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踏上了任教的征程。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