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心平气和以诗劝子
2009-09-25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歌德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诗剧《浮士德》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

  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 德

心平气和以诗劝子

  ● 许织云

  歌德是一位非常珍惜时间的诗人。他的一生争分夺秒地勤奋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诗作与小说。歌德也是一位慈祥而严格的父亲,他教育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技巧与方法。

  歌德有个儿子,受父亲影响,也十分喜欢诗歌,十几岁的年纪,总喜欢抄抄写写。有时候,歌德看着儿子抱着诗集津津有味地念着,很想上前和儿子“切磋讨论”一番,但儿子似乎总是沉浸在自己的那个世界里,很少和父亲交流。一天,歌德在客厅里看到儿子捧着一本纪念册陶醉地念着,就走过去问:“有什么好诗?能和爸爸分享吗?”儿子歪头想了一下,倒没有拒绝。歌德一看,原来儿子不知从哪儿摘抄了别人写的一段诗:

  人生在这里有两分半钟的时间,

  一分钟微笑,

  一分钟叹息,

  半分钟恋爱,

  因为在爱的这分钟中间他死去了。

  歌德看完后,眉头不觉一紧。整首诗弥漫的是一种颓废、迷惘的思想情绪。年轻人啊,为什么会这样玩世不恭地对待人生呢?

  正想着,儿子得意地问道:“爸爸,怎么样?说得很有道理吧?而且,您看这用词,多简练,多精确啊!好诗!好诗!”歌德听罢,说道:“给我拿回房间好好琢磨琢磨,好吗?”儿子以为父亲深深喜欢上这首诗了呢,大手一挥,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房间后,歌德不禁忧心忡忡,儿子若受这种人生观的影响,长久下去,岂不是要堕落?不行!我也写一首诗来奉劝儿子!他思索了一会儿,摊开儿子的纪念册,提笔写道:

  一分钟有六十秒钟,

  一天就超过了一千。

  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

  人生能有多少贡献。

  歌德来到客厅,把自己写的诗拿给儿子看。他心平气和地跟儿子讲解:这两首诗,是两种计算时间的标准,反映了两个人对时间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把一生只当作两分半钟的人,实际上是游戏人生,只能一辈子碌碌无为,浪费宝贵的时光,等到老去的时候,除了徒然后悔,还能拥有什么呢?而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工作,将会拥有丰富的时间,比那些用年月日来计算时间的人,能做出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事,更何况那些把长长的一生看作只有两分半钟的人呢?

  歌德在另一首诗里写道:

  我的产业是多么美,

  多么广,多么宽!

  时间是我的财产,

  我的田地是时间!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直到将近84岁高龄那年,他临死前还伏在桌子上写作。

  歌德不仅用自己的诗歌教育了儿子,也用自己一生的行动为儿子作出了榜样。歌德教育儿子时,不以父亲的强势压人,而是心平气和地运用自己擅长写诗歌的优势与特长,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向儿子讲明珍惜时光的道理,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与宏伟抱负。这难道不是这位伟大的诗人教子的高明与过人之处吗?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闵行第二中学)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8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