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 吴非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有同行问过:在一个群体中,如何既能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不断发展自己,出类拔萃? 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同行的抱怨,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常有芒刺在背之感。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肯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褊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学生。 该吃的苦不肯吃,该做的事不愿做,只希望靠年龄优势倚老卖老,倚仗共同利益圈子巩固自己的地位,做八面玲珑的“乡愿”……虽然这只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却因为契合了社会上“清者之悲”和“浊者之乐”的一些事实,造成了教师价值观的混乱。 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科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不能光看写文章”;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他从来不肯说“很抱歉,我不懂”、“我不会,你能告诉我吗?”“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没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