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爱上高原
2010-03-09  2010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支教于我,是今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选择支教,源于高原地区孩子目光的牵引,源于自己内心的渴望。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和爱人到四川甘孜州旅行,来到了一个群山环抱的地方——太阳谷。在两排破旧的房舍里,见到了一群刚上学的孩子。有的坐在教室门槛上读书,有的趴在摇摇晃晃的桌子上写字,有的在操场上游戏。他们明亮的眼睛、好奇的目光、好学的举动,深深打动了我。

   这是一所希望小学,老师都是从网上报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像举行接力赛一样,把支教的重任传递到下一个志愿者手中。我也想加入这样的队伍,为这群可爱的孩子做一点事情。等女儿考上大学,我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前的这个心愿。

添了两个孩子

   女儿刚上大学,我没想到在太阳谷又添了两个孩子——两个刚考上高中的藏族贫困学生。

   男孩叫昂伍降巴,家住奔都乡娜姆村,是个不爱说话却爱写诗的帅气男孩。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残疾,姐姐病重,家里无钱供他上学。我和我的家人牵住了他的手,希望他能读完高中,考入大学,有朝一日实现自己做诗人的梦想。

   女孩叫泽仁娜姆,个儿高高,眼睛很耐看。当老师向我说起她的家,说到她想上学的愿望时,竟几次红了眼,流了泪。期中考试时,她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如果不是这次牵手,她可能已经出嫁了。

这两个孩子和我的女儿一般大,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让他们顺利求学,实现其人生梦想,成了我最大的心愿。

多了一帮朋友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的领导建议我在得荣县建一个教师发展学校,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推动得荣教育的发展。这个沉甸甸的使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得荣教育的现状怎样?校长们需要什么?老师们需要什么?

   我从深入学校、深入课堂着手,开始了教育调研。4个月中,我先后下乡校15次,听课70余节,与教师个别交流60余人次。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组织开展了校长业务培训1次,教师校本培训3次,参加各校小课题研究讨论7次。

   教研室人手少,没人陪同,我就独自下乡;没有车(很多地方都不通公共汽车),我就自费包车去。乡村的路面存在很多险情,心中却没有“怕”字。行走在太阳谷的山山水水间,和藏族老师们在一起,我感觉很充实,很温暖。

   4个月过去了,我对得荣教育有了较多的了解,也找到了校长和教师们的需要。“教师发展学校”从校本研训切入,摸索出了藏区校长和老师们喜欢的研训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校长,和许多老师成了好朋友。下乡时住在老师家中,向老师们学藏语、藏歌,和大家一起喝酥油茶、跳锅庄舞。我把自己融入了藏区生活中,和老师们的心靠得更近了。

   “向老师,我家要过纳西年了,你到这里来看看吧!”小白马校长知道我喜欢民族文化习俗,邀我去白松乡纳西人家作客。

   “向老师,你不是喜欢爬山吗,我陪你去翁佳神山吧!”曾陪我到下拥太阳谷旅行的阿红,坚持要在周末为我当向导。

在茨巫下乡时,水杯摔坏了,郎吉校长立刻买了一个水杯送给我。“你一个女人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很不容易。送个水杯,只是我们小小的心意。下次再来我们学校,一定要在这里住上半个月,为我们每个老师作细致指导啊。”……

有了一本自己的书

   2007823,是我走进太阳谷的第一天。从此,我开始做3件小事:清扫楼道,让居住环境干干净净;坚持锻炼,让身体健健康康;每天坚持写日记,留下支教的每一个足印。值得高兴的是,3件小事我都坚持下来了。我为自己有毅力做好这些小事感到欣慰。

   在女儿的鼓励下,我已写“太阳谷纪事”140余篇,20余万字,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电子书,有了自己的博客和一帮相依相随的朋友。在太阳谷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常常和朋友们分享,朋友们也常常在博客中为我的工作支招。国庆节,一帮老师和家长,不远千里,带着新华路小学师生捐赠的上千册书和大量衣物,送给这里的孩子们;两位老师在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为太阳谷7所学校的老师上研究课。他们成为我支教的强大后援。

   一个朋友看了我的“太阳谷纪事”,发来短信感慨地说:

   “支教的路,100个人走,会走出100条道,会有100种感觉。只有你,把支教的路走得这样繁花似锦,让人向往!”

   呵呵,也许心中有春天,路上便自然会繁花似锦吧。

   向志彬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华路小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1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