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教师培训的板块中,频道还将设置《名师讲堂》栏目,集中各地的优质资源,请名师做课、谈课、说课,说自己的教育思想,把名师的精神财富留下来,展示出去。另外,还要设立一个《他山之石》节目,是开阔教师视野的,准备在海内外征集“我眼中的国外教育”DV节目,从出国的教师和其他人中征集他们拍摄的国外学校教育见闻。为广大农村和基层的老师提供观察、借鉴国外教育先进理念及经验的全新视角。 记者:作为教师培训的平台,空中课堂还有哪些设想? 陈力:我们将设置一些大赛节目,准备给所有的老师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们在下面调研的时候,看到现在年轻老师很活跃,参加教研等活动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愿意参加一些比赛,迫切希望能在专业上得到提高。农村老师也转变了,都渴望交流。只是过去普通老师没有机会展示,我们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现在正在策划并拟在今年开展的教师说课大赛,标准是既能讲好课,又能把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讲清楚。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交流。 记者:除以上板块,空中课堂还有哪些内容? 陈力:还有面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的节目板块,占年节目播出总量的15%。职业教育学校的这部分,准备搞职业学校巡礼和办得好的专业的介绍、好的经验介绍。农民工培训部分,目前主要是按着国家的总体部署,播出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节目。 还有专门面向青少年进行公共安全应急教育的节目板块,占年节目播出总量的5%。现在突发事件较多,自然灾害多,安全问题需要重视。目前在进行节目策划,有应急教育纪录片以及教育学生自我保护的常识节目。 再有就是新闻板块,占年节目播出总量的10%。主要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教育电视台的《中国教育报道》,给广大住校学生提供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要闻大事的窗口。 记者:空中课堂的编播、录制有何创新呢? 陈力:电视媒体是依托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传播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形式的创新和制作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视媒体的竞争力。 未来空中课堂频道中将会有不少的教学节目,但是它将与以往的教学音像节目录制不一样。例如:我们已经录制开播了课堂实录——《中国课堂》,它是原汁原味地录制常态课堂教学的节目。现在有些课堂实录节目是示范性的示范课、公开课,有的为录制教材甚至把大班变成小班。我们的制作完全是原生态的,课堂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一点不打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我们录制这些课的指导思想,不只是表现知识的传授,这堂课应该怎样做,更重要的是反映课堂的真实面貌。课堂上的信息是多元的,我们要反映老师和学生的状态,反映老师的创新精神、老师的理念、老师的方法,还有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学习状态。《中国课堂》这个节目已经在海外播出,效果非常好。我们也拿这个节目在国内一些学校作测试,学生、老师特别喜欢。这样的课堂实录已经不纯粹是一堂课怎样去教,更多的是让老师去感受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去看别人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这个节目对教育科研,对教师了解学生认识现在的受教育者,都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我们节目编排组合的特点,是根据师生校内校外的作息时间,对白天和晚上以及周末,还有寒暑假的节目都非常重视。编播的季节性也很强,春季、秋季的学期要分明。教师培训的节目平时每天4个小时,周末上午集中重播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节目,还准备利用网络在线互动,教师一边看名师讲堂,一边就可以在线提问,有名师在线答疑,进行双向沟通。 记者:空中课堂频道有这么多的好节目,如何才能进校园,让广大的师生都能看到呢? 陈力:进校园是个大事。这个频道覆盖的受众应该是全国的中小学生、老师包括职业教育战线,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不分农村和城市的。但是我们的重点首先要放到农村,其意义就在于现在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奇缺比城市显得突出,咱们的学校80%在农村,而优质资源又多数集中在城市。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优质资源送到最急需的农村和边远地区。现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硬件建设先走了一步,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多数具有了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下一步的问题是怎么能实现“班班通”——每个教室都有电视,做到“堂堂用”。 记者:空中课堂覆盖的重点在农村的好处是什么呢? 陈力:空中课堂是卫星电视频道,电视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现在虽说互联网发展很快,但是互联网要取代各种媒体,我觉得不太可能。特别是目前的农村多数学校网络的使用还有许多问题,许多地方网线到不了,也没有尖端操作人员,电脑坏了不知道怎么维修。另外农村学校办公经费很少,买粉笔都要算计着,何况要打印、下载用很多的复印纸,再加上每月的上网费,这些都是高档消费,他们用不起。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及发达地区校园里的网络比较好,在国家的支持和统一部署下,卫星接收电视设备的安装要在全国逐步铺开,要纳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整体格局,争取用两年时间解决好校园覆盖问题。 另外,这个频道还应该在国家的支持下进入各地方的广电有线网络。我们知道空中课堂进到地方有线平台后,每个家庭都可以看到了。老师如果白天有事,不能完整地看到培训节目,晚上回家还能继续看,不是更好吗?还有晚上为中小学生制作的节目,内容不断丰富、水平不断提高的话,学生和家长都会需要的。 记者:空中课堂进到地方有线台里,现在还不能达到吧? 陈力:我们正在做工作。据了解一些地方已经把这个频道放在有线网络里了,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中就能看到。将来空中课堂的节目进入家庭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而且进入广电有线之后,城市学校就不用安卫星电视系统了,接一个线校园就都能看到了。国家的卫星电视资源完全可以统筹利用,不用搞重复建设。 记者:看来空中课堂频道工程巨大,经费投入怎么解决? 陈力:电视频道的发展是需要有较强的资金支持的。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解决经费来源,一个是争取国家专项投入的支持,一个是采用社会的广泛合作、资源共享,还要走市场运营的途径,包括我们台的投入,几种方式相结合促进这项工作的稳步可持续发展。今年5月,教育电视台的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正式投入使用,空中课堂频道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播出,它的接收终端是电脑。这样空中课堂就有了更为广泛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我们为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起了个名字叫“学习超市”。这是一个开放性质的采取新媒体多网融合技术的新教育媒体互动平台,可以更好地为中小学、为教师培训、为职业教育服务。 记者:谢谢您提供的这么多的信息。祝愿空中课堂能尽快成为中小学师生们的良师益友。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