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叙事形态的中国教育研究——简介“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
2010-04-06  2010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教师书屋

叙事形态的中国教育研究

——简介“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

  ● 周勇

  正如霍家特等人当年发起“文化研究”时并未过多计较自己的学科属性,丁钢教授同样是将重心放在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及问题上。只不过,霍家特等人是在“文学系”里开辟跨学科的“大众文化”研究,丁钢教授则是在“教育学”旗下从事学科界限同样模糊的“中国教育研究”,并希望这种努力可以丰富“教育学”的生长维度与学术形态。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丁钢教授曾热衷于从“文化”的角度透视中国教育,推出了“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其中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是考察“儒”、“佛”、“道”这三大“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教育的种种影响,以及中国教育在这三大“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所产生的独特品质。现在,丁钢教授又推出了“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这是我国第一套以教育叙事研究中国教育与社会历史实践的图文并茂的系列著作。那么,这套丛书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来构思考察视野,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学术结果?尤其是,作者们特意以“叙事”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这又蕴含了什么样的考虑与旨趣呢?

  该套丛书一共推出了五本专著,第一本名为《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旨在对教育叙事展开理论探讨,作者是主编本人,由此从中可以看出丛书的理论旨趣。主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论语》的喜爱,甚至特意在封面印上了孔子像,因为《论语》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一部“教育叙事”作品,而且蕴含了让人“百感交集”的“意义”,可谓淋漓尽致地实现了主编的“叙事研究”理想。《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似乎正是围绕这一理想展开理论探讨的,而作者为了以理论的方式将其叙事理想揭示清楚,几乎将当前所能看到的各个领域最优秀的叙事理论家都请到了书里,让他们表达各自的“叙事”认识,直到这些认识足够呈现作者本人的叙事理想。

  如果对叙事理论不感兴趣,读者可以将视线转向丛书的其余四本叙事实验作品,看看它们叙述的“中国教育”故事是不是真的充满了让人百感交集的意义。第一本是加拿大学者许美德(Ruth Hayhoe)的《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讲述了王承绪、李秉德、朱九思、鲁洁等20世纪中国教育学界的风云人物在复杂动荡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变迁中,如何依靠自己的理论、意志与行动,担负起发展现代“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第二本是张素玲的《文化、性别与教育:1900—1930年代的中国女大学生》,描绘了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怎样在“男性”权威人物设计、主导的教育体制与社会空间中追求独立的人格、事业与自我认同以及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第三本是孙崇文的《学生生活图景:世俗内外的教育冲突》,集中描写一群在教会大学求学的学生,揭示他们在“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紧张冲突中探索“我是谁”的心路历程。第四本是王枬主编的《教师印迹:课堂生活的叙事研究》,刻画了当代中国教师在课堂中的“存在”状态以及当前中国课堂蕴含的丰富的“现象学”意义。

  一番梳理之后,或许可以发现,如果故事的作者们不说话,只是将故事主人公的“声音与经验”罗列出来,这几本著作也已经够感人的了,但这样做的话,就不是所谓的“学术著作”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们虽然不得不说了许多学术话语,但故事主人公的“生命颤动”依然鲜活、强烈,不仅如此,作者们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视野及其学术追求也被这些必不可少的学术话语表达出来了。读者们也因此可以在感受故事主人公的“生命颤动”之余,进一步探讨叙事形态的中国教育研究还能借助于什么样的学术视野。

  (“中国教育叙事研究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10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