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为了山里的孩子——记全国模范教师魏国祥
2010-04-12  2010年04月12日  来源:人民教育

为了山里的孩子

——记全国模范教师魏国祥

  ●本刊记者 钟慧笑

  直爽厚道、勤奋朴实、平易近人、乐于奉献,这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翁板村村民对魏国祥老师的评价。提起这位为山村民族教育事业坚守了35年的佤族汉子,当地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赞叹。

  从教35年,魏国祥先后获得澜沧县优秀教师、澜沧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让更多少数民族孩子走进学校

  1974年7月,魏国祥初中毕业后,到澜沧县上允镇芒角完小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当时,民办教师每月只有6元津贴,加上生产队每月提供的25斤大米,吃、穿还不如一般老百姓。学校的校舍是茅草房,上班要走很长一段崎岖不平、杂草丛生的山路。尽管条件艰苦,但魏国祥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天真活泼的学生,再苦再累他也觉得值得。

  在芒角完小任教9年,魏国祥始终兢兢业业,所带学科在学校也是位列中上水平。1983年,魏国祥调回翁板村任教。由于工作勤勉扎实,第二年,他被任命为翁板村完小校长。

  翁板村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村民不是佤族就是拉祜族。这里虽然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翁板村经济发展滞后。村里没有支柱产业,生产方式落后,大部分农户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十分贫困。老百姓文盲偏多,受一些旧观念的影响,他们不愿送子女上学。学校办学条件差,布点又少,很多家长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翁板村小学的入学巩固率只有30%,升学率低,辍学率高。

  让更多少数民族孩子能够走进学校接受教育,成为了魏国祥奋斗的目标。他是个认死理的人,认准了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依靠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集体力量,魏国祥增加了学校布点,先后在4个拉祜族自然村开办了学校;他还深入每一户家庭进行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学生辍学的原因,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鼓励家长送子女上学。

  此外,魏国祥在翁板10个自然村开办了扫盲班。由于经费短缺,魏国祥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500元钱,供扫盲班使用。到2004年,翁板村13岁~15岁的青少年脱盲率达到了100%,通过了无文盲村验收。

  魏国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条件差,也是导致学生入学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翁板村小学距离县城110公里,条件非常艰苦。校舍破烂不堪,4个教室全是茅草房,到处漏雨。

  为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魏国祥积极奔走,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紧紧依靠当地各族群众,发动他们献工献料建校舍;自力更生带领师生开展建校活动;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翁板村完小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成为了上允镇山区第一所花园式完全学校,学校被授予县级“文明学校”称号,被列为云南省勤工俭学示范性学校,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也在逐年提高。现在,翁板村完小的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

  “这35年时间,我一直在山区教书。虽然现在家徒四壁,跟我的同龄人相比,生活上远不如人家,但是在精神上我很富有。我克服了工作中的一切困难,输送了一批批合格的小学毕业生,没有让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魏国祥感慨地说。

  勤工俭学,闯出办学新路子

  在翁板村完小,贫困学生占到了50%。由于家长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地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或入学后辍学的情况十分突出。有些家庭连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更别提送孩子上学了。

  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问题,让学生不但能进得来,而且还能留得住,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同时,魏国祥充分利用自然区位优势,带领广大师生挖掘潜力,从解决学生的吃饭问题入手,大力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

  通过调研和分析,魏国祥找准了学校勤工俭学活动的发展优势:一是勤工俭学基地大(30亩);二是基地离学校较近,便于教学和劳动安排;三是区位优势强(土地平整,气候适宜)。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