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为学生的成长助力——转化“后进生”的案例与心得
2010-04-15  2010年04月15日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

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转化“后进生”的案例与心得

  ● 李富民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常常被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感动着、鞭策着,从中体悟到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对每个学生的平等的、深沉的爱。他似乎不忍心用“后进生”与“无可挑剔的模范生”对举,而是称其为“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其实,我们常说的“后进生”,大多智商不低,只不过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而已,在他们身上存在许多值得我们赏识的闪光点,也存在着各种各样尚未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转化“后进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对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挑战,更是对教育者师德底线的考验。教育不仅要讲究策略与方法,更加需要爱心与感化。

  一、爱心呵护,探寻切入点。

  一次下班回家,刚一开门,才上小学的儿子欢蹦乱跳地扑到我的怀里,大声喊着:“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我望着儿子红扑扑的小脸问:“哇,儿子真棒,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呀?”儿子自豪地说:“我们读课文,老师说我声音最大。”

  这也许是每一位家长再熟悉不过,甚至不值一提的琐事,但是曾经的这一幕却让我深深地感动了。我感谢儿子的那位老师,他让如此天真的孩子感到了自豪,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高尚更神圣的事情了。从此每上完一节课,我总是无数次地问自己:“今天我表扬学生了吗?”它成了我快乐工作的源泉。“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自己快乐,也给学生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呢?的确,作为教育者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并不是很难的事。但如果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到学习的快乐却不是很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被忽视、被埋没的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翻开我的《教学日志》,便能发现这样的记录:

  寒假后开学,我接手两个新的教学班。翻开学生的寒假作业,有一份没有署名的作业几乎是空白,在几个题目旁边虽清晰地标着ABCD……不用大脑思考,也能辨认出是照着答案抄的。课代表告诉我,这份作业是徐乐(化名)的,并且好心劝慰我:“老师,您可千万别生气!您别管他,他就那样!”然而,这个尚未谋面的学生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早读我布置了“陈情表”的诵读作业,这篇文章前任老师在寒假里已经要求背诵了。上课了,我问:“《陈情表》第一段同学们背过了吗?”台下皆低着头,鸦雀无声。我退一步:“我们来齐背吧?”应者还是不热烈。我又退一步:“我们来齐读呀?”话音未落,忽然有人嚷了一声:“个人朗读吧!”我顺着声音看到了最后一排一个虎头虎脑的男生正冲着我笑,我立即应着:“好的,就是你了,你来读!”全班同学哄然大笑,一下子全来了精神。不过,那个学生丝毫没有恼羞之意,依然笑着,站了起来。他读错了几处字音,有的断句也不对。我真没想到他会读成这样,不过我还真是由衷地“佩服”他,为他自告奋勇的精神。我为他纠正了错误之后,表扬了他的勇敢。下课之后,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徐乐。

  我认为对这样的学生一味地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我可以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次课前,我告诉他一会儿我会让他背诵课文的某段,提醒他事先做好准备。课上,当我叫到徐乐的名字时,班上学生一片嘘声,好像在说“他会背吗?”结果徐乐背诵得很流利、很准确。看着学生们的表情瞬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的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想徐乐肯定也和我一样吧?

  在随后的自习课上,我发现这个学生其实很聪明,只是基础差点儿,习惯不好。我既鼓励他,又给他提了具体的要求,他默默地听着,不时地点了点头。后来徐乐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他说是我让他找到了自己,让他喜欢上了语文。

  面对他的感激不尽,我有些惭愧,因为我只是做了自己原本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张扬的。每一个孩子都满载着父母的希望,都将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也都将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作为引路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带着他们踏上光明的征程。其实哪个班都不乏这样的学生。人类本质中最强烈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因势利导呢?我认为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如何来看待这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应当成为衡量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砝码。只要我们本着一颗父母心,不对他们另眼相看,多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多给他们一个认同的微笑,他们就可以拥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阳光,但却往往比别的学生更感恩、更快乐。

  二、心理疏导,培植支撑点。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无论你的课讲得多么精彩,他们总是低着头。即使偶尔抬起头,也会看到他们迷茫的眼神。他们无力面对老师的指责、同学的漠视和家长的失望,只有深藏着自己的悲哀。在与他们近距离的接触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强烈的自尊心。

  李冬雪(化名),一个你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教室都能看见她埋头用功学习的女生,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倒数,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有一次,我与她谈心的时候,一股脑儿问了她好多为什么。让我惊异的是她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轻轻说了一句:“我一个朋友也没有……”话音未落早已是泪流满面。她告诉我她曾经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只因一次考试作弊被责令回家反省。从那以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她认为自己给家长丢了脸,也失去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于是越来越封闭。她说:“我不是学不会,是根本学不进去!”她说她想重新证实自己的实力,但是她怕别人又会认为她的进步是“偷”来的。听着她的述说,我的心很不平静。我告诉她情感是需要释放的,不能总积聚在心里。告诉她可以把我当成她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什么心事可以对我倾吐。我从家长、老师、同学等种种角度替她分析问题,帮她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谈亲情,谈友情;谈人生,谈未来……甚至现身说法,直到看着她破涕为笑。

  每当看着她的笑容越来越多,看着她一点点的进步,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尽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能够支撑我们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甚至更好地生存的力量来源于良好的心态和坚强的精神。“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的话绝不是耸人听闻。

  三、树立目标,占据制高点。

  列夫?托尔斯泰告诉我们:“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有目标的激励,才会激发斗志,才会发掘自身无尽的潜力。

  王嘉(化名),异地到校求学,他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这个学生脑子灵活,但在未完成作业的名单中,他总能位居“榜首”。即使偶尔完成作业,也总是马马虎虎,漏洞百出。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装病去医务室、逃课去打球。各科老师都对他循循善诱,只是收效甚微,学习成绩依然持续低迷,更可气的是,他自己对此却满不在乎。

  我曾问他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王嘉说:“人对现实不满,才会有期望达到的目标,而我对生活很满足,所以我没有目标。”他的话竟让我一时语塞。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还告诉我他的父母一直担心他会压力太大,告诉他只要快乐就行,所以他很知足。

  那天我和他的妈妈通过电话进行了沟通。我跟王嘉的妈妈说,希望她能把自己对王嘉的期望以适当的方式让他知晓,作为男孩子应该能够有力量去承受压力,让他更自然更真实地感受到那份责任。我相信王嘉能做到。王嘉的妈妈很激动,我的话正说中了她的教育困惑,她爽快地答应了我的建议。

  周日返校后,我发现王嘉的状态有所变化,但马虎的毛病还时有发生。为此,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节选):

  “王嘉,看到你崭新的面貌,能感觉到你的热情在燃烧,我也很欣慰,但有些话却不吐不快。那天我和你妈妈通了电话。我们的谈话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母亲与母亲之间的交流。真的,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但我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母爱的含蓄和深沉,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分量。可是你却感受不到父母对你的厚望,我真是想要责备你了。父母生你养你疼你爱你教你育你为你奔波为你劳碌,你是他们的全部,而你却读不出父母的心声,这是不懂事,还是太粗心呢?

  王嘉,我觉得你现在的状态有所好转,但我还是认为你用心不够。现在的表现能践行你的诺言吗?生活中不是缺少有志之士,而是缺少有心之人呀!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为了父母的希望,为了社会和自身的责任,会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无怨无悔。”

  在离别母校,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王嘉噙着泪水对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永生难忘,是您让我学会了向前看!”

  无论做什么事情,制定了目标才占领了制高点。只有想到,才能做到。这是王嘉的成长,也是我的收获。在以后的日子里,它常常成为我做学生工作的一把金钥匙,有了它,一些问题往往便会迎刃而解。

  爱有小爱、大爱。小爱,就是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孩子。大爱,就是爱自己的学生,爱别人的孩子,爱可爱之人。只管去爱,不管是否拥有,也无论有无回报,这也许就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不为彼岸只为海”,本不想收获什么,却愿心怀大爱,用自己的萤火之爱为孩子们点亮心灯。为了这份责任、这份良知,我会勇往直前。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中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5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