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源
2009-08-07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人民教育

   2. 以人为本:实行立体管理模式。

   近年来,中山人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上下通达互动、左右和谐互助、内外融合互补”的“教育生态管理”模式。

   “三位一体”,科学统筹。

   “三位一体”,即“行政调控服务—学校自主管理—督导评估促进”的“同频共振”的教育管理模式。区教育局局长张东红说,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明确了教育行政、学校、教育督导等部门在区域教育中的责任、地位、作用,形成了职责上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工作中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具有聚合效应的运行机制。

   “三结合”,相辅相成。

   “三结合”,即“行政领导—专家引领—教师参与”的三者“合作行动”的管理模式。中山人将“三结合”称之为“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的结合”,只有“三者”都以饱满的热情携手进入预定角色,共同参与学习、设计、研究、总结,互补优势,彼此策应,才能保证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的顺利实施。

   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此扎实而迅猛,与区教育局领导们的高度认识和身体力行密切相关。“有权之士”在行使“行政”职能时,不忘记以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以身示范,参与课题研究,投身教师论坛,撰写教育文章,编撰专业书籍。而与之呼应,高等院校、教科研单位及教师进修学院(校)的“有识之士”也积极融入中小学研究领域,以介绍理论与引进信息、推荐方法与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与开发资源的“引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开掘思想源泉,提供技术支持。

   “三自主”,主动发展。

   “三自主”,即教师“自主确定发展领域—自主选择发展方式—自主寻求发展途径”的管理模式。归根结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人的发展,而真正推动教师主动、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一定来自教师自身的需求。“十五”期间,全区40所中小学校的2470余名教师,100%加入了校本研训,95%参与了科研课题研究,3%个人立项承担科研课题,33项课题获辽宁省“十五”科研成果奖。参与面之广,研究度之深,有效性之高,前所未有。

   3. 均衡发展:实现校际公平。

   调整教育资源,实现校际均衡,不但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大势所趋,而且是发动全体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条件。

   早在2000年,新一轮“中山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工程”就拉开序幕,中山人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整合学校布局、实施教师交流、改造相对薄弱学校等多种举措,努力地缩小着校际差距,在提高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水平中,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建设标准学校,力求条件均衡。

   2002年以来,中山区累计投入学校建设资金4亿元,有效实施了“十校联动”,统筹解决了马路操场问题,扩建改造旧校舍16处,高标准建设了7所现代化学校,为25所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投入3600万元,全面实现“校校通”。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全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实验室建设率达到100%,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的建设率达到100%,小学生机比达到81,中学生机比达到71,教师人机比达到21。如今,全区中小学全部通过大连市“标准化学校”验收,不但缓解了学生家长的“择校热”,也扼制了教师的“择校倾向”。

   整合人力资源,力求师资均衡。

   中山区非常重视师资力量的均衡。为此,他们实行了后来被辽宁省推为典型经验的“教师交流策略”。即以《中小学教师交流方案》、《对口学校帮扶实施方案》、《优秀教师招聘方案》、《教师调配方案》等文件为蓝本,制定了干部任用、职称晋级、评先评优、奖金补助等方面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跨校交流。自2004年始,全区每年都以10%的比例进行教师交流,至今已异校交流教师7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7%;其中交流区级以上骨干教师265人,占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总数38%。他们还制订了“对口学校帮扶实施方案”,开展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一帮一”活动,通过共同备课、互相看课、课堂诊断、教学研究等手段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区教师进修学校将相对薄弱学校确定为“教研活动基地”,定人员、定时间、定专题、定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帮助“基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区教育局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相对薄弱学校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引领工作。

   扶持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中山区不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3年内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3100万元,补助专项经费2000万元,补助统筹管理的预算外资金1000万元,使其办学条件大为改观。同时,他们在师资配备上采取倾斜政策,先后选派118名优秀或骨干教师、30名副校级干部、13名校长充实薄弱学校,在校长职级评定、教师评职评优、外出考察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在生源上,他们积极推行“小升初”招生办法改革,严格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努力推进学区划分的合理性,尽可能优化薄弱学校“学苗”。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