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收获取决于今天的播种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养成教育纪实 踏入位于太行山上党盆地的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的办学理念赫然入目。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育人氛围,让人感受到英雄街小学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琳琅满目的养成教育成果,记录翔实的学生成长档案,让人看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孩子们身上生根、开花、结果。 2002年,学校新班子刚刚组建,校长郭晋华就把“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在她的主持下,英雄街小学根据本校实际,制订了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是确立养成教育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从最基本的方面抓起,逐步提高。二是明确养成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掌握不同教育发展过程的“度”。 从此,学校从学生日常卫生好习惯、礼仪好习惯和学习好习惯这些最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拉开了养成教育的序幕,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 挖掘文化——重养成 独具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校园环境的布置,都体现出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学校把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和促成浓郁的人文氛围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环境育人落实到校园的一墙一壁、一草一木以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了“每一片土地都让孩子留恋,每一个角落都让孩子驻足,让每一条小道都能育人,让每一个景点都能抒情”。“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等充满人文关怀的标语,“丢掉的是废纸,捡起的是品德”等温馨提示,处处都折射出文明的气息,时时都在规范着学生的言行举止。 “三钱粉笔,万钧重担”。在学生眼里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为了彻底改变教师以往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做法,校长郭晋华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要求教师培养“五种精神”——终生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辛勤耕耘的黄牛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甘为人梯的蜡烛精神,用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言谈征服学生的心灵,用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用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 在郭晋华的主持下,学校还深入挖掘课程资源、进行校本研究,先后开发了《智慧在闪光》、《放飞个性》等校本教材,采撷了许多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力图让教师、家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方法的点拨、真理的感悟、人生的启迪。 创新活动——抓养成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校园生活的血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英雄街小学积极创建本校养成教育工作特色,为每个孩子搭建创造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释放生命的光彩。 学校积极发挥少先队作用、班主任骨干作用及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班会、课堂教育等渠道进行养成教育,积极构建“无角落、无忽视、无放弃”的阳光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学习的乐园、互动生成的乐园、情感体验的乐园。丰富的少先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以优秀的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学校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着眼于细节养成。如,从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讲究文明礼貌、仪表端庄;举办“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讲座,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让每个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个好习惯。生动有趣的班队会主题活动,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使思想道德教育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明辨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 学校特别注重资源的整合,努力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收集家长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养成教育管理的成效和不足,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教师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如今,“收回你的食指,伸出你的拇指,赏识你的孩子”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家长、教师的内心,家长和孩子更加和谐亲密,教师与学生更加宽容信任,为构建和谐校园注入了活力。 同时,学校加强与社区、德育基地的沟通与合作,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创新、科幻绘画等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施展自己的才华。2002年以来英雄街小学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绘画”、“书法美术”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400多个。 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塑造了一批充满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体现出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一年级的一位小同学,在放学路上将街边的垃圾主动投入垃圾箱内,被记者发现,对他进行了现场采访并以《寻找文明好榜样——与乱扔垃圾说再见》为题进行了报道。五年级的四位同学捡到一个装有400万元存折和各种证件的公文包,及时交还给失主。失主万分感激,制作了一面“高风亮节,拾金不昧”的锦旗赠给学校。《长治日报》记者为此特地到学校对四名同学进行了采访,并以《贵重物品还失主,拾金不昧受称赞》为题进行了报道。 改革评价——促养成 在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由于评价标准单一,束缚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磨灭了孩子们的创新火花。时代呼唤着高素质的人才,呼唤着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去研究、探索一个能够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崭新的教育体系。 多年的实践,使校长郭晋华认识到:评价不仅是手段,更是教育理念、教育环境和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此,学校要求教师把评价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价促养成”,对学生的学业、品行、习惯、综合能力等实施多元化、人性化、赏析化评价。 学校加大评语改革力度,制订了评语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了“学生素质报告卡”制度,从多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学校要求教师把鉴定式的评语转化为激励式的评语,在写评语中把握几个原则:一是注重评价的激励,多一些个性特点;二是注重评语的导向,多一些心理辅导;三是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让学生见到评语如见到挚友一般,产生心与心的碰撞。 学校还特别推出了“六层次”表彰活动,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多方面展示的舞台。“六层次”表彰活动,包括“校园小名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单项模范学生”、“特长学生”和“进步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在成功中得到满足,在满足中得到愉悦。 养成教育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意志品质。如果说孩子的心灵是块待播种的土地,将来的收获必然取决于今天的播种。英雄街小学将一如既往,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快乐,为学生的阳光生命奠基。 (韩 霞 原兴龙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