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西部农村教师素质
2009-09-15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人民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当前,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转折:在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努力下,通过“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西部农村学校的物质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现在西部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正在由教育条件的改善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当此转折时期,教师素质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愈加凸显出来,如何加强西部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日益成为重大课题。

   可以说,西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西部农村教师的发展。新课程实施以来,通过政府组织的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教师培训,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他们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但同时应该看到,西部地区的农村教师培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中,对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效。

   一、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的问题。

   1. 培训资源享用缺乏均衡性。

   ——地方政府投入不均衡。高效的教师培训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然而,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一个省一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可以达到5000万元以上,而西部一个省一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多则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少则只有几十万元。而且,西部地区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比如新疆由于推动双语教学的需要,政府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投入,近几年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而甘肃前几年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只有55万元。

   ——不同教师群体获得培训机会不均衡。西部农村学校层次分布比较多,既有乡镇中心小学,又有村小,还有数量众多的教学点。政府组织的培训,主要是面向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完全小学教师的培训,许多村校和教学点的教师,很难获得培训机会,特别是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我们在利用问卷和访谈对他们进行调研时,发现有90%的教师从未参加过县级以上的培训。

   2. 培训内容与模式缺乏针对性与创新性。

   ——培训内容上的针对性不够。各种教师培训,往往是按照政府整体上推进新课程的需要部署安排培训内容的,事先并没有组织有效的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并不了解教师真正急需的是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培训方案是由所谓专家坐在书斋里“想”出来的。从而造成培训目标过分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需求而忽视其实然需求,培训内容过分强调新课程理念的灌输而忽视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下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淡化了教师需求在有效教师培训中的核心作用,忽视了成人学习与儿童学习的区别,混淆了在职学习与职前学习的差异,漠视了教师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重要培训资源的价值;二是对教师培训的目的和价值理解出现了偏差。许多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往往将教师培训简单理解为帮助和促进教师更新知识、掌握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的工具。认为教师之所以需要培训,就是因为他们观念落伍了,知识老化了,技能退化了,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显然,这种观点仅仅关注到了教师作为一个“组织人”和“教学人”的身份和状态,把教师培训放在了教师生命个体的对立面上,使得教师培训完全成为教师为被动适应教育要求而由外部干预措施强制操控的行为现象,而没有充分理解教师培训的内在动力其实正是教师作为“个体人”专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这些观念和行为上的失当,最终使教师培训低效、乏味,脱离教学实践,不仅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引起广大教师对这种培训方式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情绪。搁浅教师需求大谈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必然是南辕北辙、舍本逐末,势必脱离教师教育的实际。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就是要在错综复杂的诸多要素中,抓住教师需求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

   ——培训形式上的多元性不够。在西部许多地方的新课程教师培训中,培训方法过分注重传授系统理论知识的讲座,而忽视了教师的自主参与和多元互动。一些培训班在不到十天的培训中,大小报告就安排了十几场,培训到最后,往往出现“上面作报告,下面睡大觉”的场景。有些培训适当加进了新课程教学观摩的环节,安排几节公开课,让老师们“听一听,评一评,议一议”就算了事。教师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培训机构资质参差不齐,能力建设不到位。在西部地区,较高层次的国家级、省级培训能够涉及的教师范围有限,大量的培训任务是通过市县级培训机构承担的。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制度改革,西部地区许多中等师范学校不断萎缩,或改办成普通高级中学,或改办成职业高中,教师大量流失。但在新课程教师培训中,他们还不得不承担大量的培训任务。培训力量临时拼凑,培训设备严重匮乏,培训模式僵化陈旧,其效果可想而知。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