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与教育核心竞争力 ● 江苏无锡滨湖区教育局局长 钱 江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是江苏城市化推进最快的区域之一。百年来,滨湖由传统农村、近代城郊向现代城市核心区迈进。教育文化的厚重积淀,为滨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区域城市化的演进,为滨湖教育的文化创新注入了发展动力。近年来,走向教育现代化的滨湖教育,针对区域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客观实际,以文化创新为主线,以核心竞争力建设为追求,试图走出一条创新而务实的内涵发展之路,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关注学校转型提升,创新学校发展文化,引领教育核心竞争力建设。 为适应滨湖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我们关注了城市化进程中学校的发展,梳理农村学校向城市化转型的制约因素,以创新学校发展文化为抓手,引导学校在转型发展中全面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1. 注重环境优化,增强学校亲和力。一是加强学校形象力的系统建设,以调整学校布局为契机,在老校改造、村小整合、新校配套、名校迁建等方面,充分考虑环境文化的育人魅力,把校园建成传统与现代文化结合的精神家园。二是开放学校文化环境资源,借助社会管理力量,引导学校走出“文化孤岛”,利用节假日向社区开放学校的相关资源,协助街道建立社区学校,组织教师参与社区建设,使学校成为社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建立“滨湖区域大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本区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定期研讨滨湖教育发展战略,共同构建滨湖大教育板块。 2. 注重品牌建设,增强服务影响力。滨湖的各类学校,目前经历着从管理到经营再到品牌发展的特殊过程。学校品牌的实质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创建学校品牌必须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上做文章。我们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织了“滨湖教育历史文物、教育史料”征集活动,编写了《滨湖教育文化发展史》,理清滨湖教育城市化的发展轨迹,传承滨湖教育文化精髓。我们通过组织校徽标志设计、建设“滨湖区学校办学理念文化长廊”,把学校潜在的文化形象、个性特点传播给公众。我们引导学校实施“抱团发展”战略,从幼儿园到高中“一以贯之”地形成纵向衔接的教育品牌,为推进建设中的现代城市进程,提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教育服务。 3. 注重主动发展,增强办学进取力。在滨湖的学校全面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后,我们通过实施主动发展战略,引领学校增强办学的进取力。我们改革教育考评机制,实现“一把尺”与“多把尺”的结合;简化常规性考评,促进学校规范行为和均衡发展;实行专题性考评,促进学校自主性发展;优化发展性考评,促进学校形成特色性发展。以“拓宽学校自主发展空间,支持学校最近发展,帮助学校走向成功”为基本思路,引导学校增强规划发展意识,指导学校制定并完善主动发展“白皮书”,鼓励学校建立以校为本、开放多元的发展模式,支持学校建设富有原创性和生成性的“产品”。这些措施,促进了不同办学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学校在规范化办学前提下的不同发展。 二、关注教师生命质量,创新教师发展文化,强化教育核心竞争力建设。 农村教育向现代城市教育转型中,需要关注教师职业生命质量。我们以创新教师发展文化为根本,不断激发教师职业生命的热情,以文化的力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