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发展纪实

  ● 本刊记者 任国平 白宏太

  在深入采访以前,记者对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学校网站上的一句介绍:“这是一所充满教育理想又能遵循教育规律的学校。”

  这句话很有吸引力,既像是对学校当下状态的概括,又像是一个引领性的目标。透过这句话,记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办学者很有朝气,也很自信。

  的确,龙城高级中学很年轻,有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和一位年轻的校长。在曾经创造了经济腾飞奇迹的深圳特区,龙高堪称教育跨越发展的典型样本。自1995年建校以来,龙高仅用7年时间就实现了“三级跳”,先后通过龙岗区、深圳市和广东省的评估,成为省一级学校。2006年,龙高再上新台阶,跻身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

  就在2006年底,龙高原任校长臧动升任区教育局长。这所已攀上高峰的学校今后的发展重任,落在了年仅38岁的叶德卫肩上。

  与创业的艰辛相比,作为继任者,叶德卫的工作看似简单。“学校已进入良性运转轨道,只需顺其自然往前走。”从龙高创建起就和学校共同成长的经历,让她对现有学校文化有着本能的认同,“从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到教育精神、管理风格,都要传承下去。”

  但实际上,叶德卫并不轻松,在她面前同样有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怎样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保持教师的创造激情,找到学校教育新的增长点。

  “下一步,我们要更多地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从学校的发展转向人的发展。”这是叶德卫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后的回答。

  上 篇

  为教师专业发展负责

  在叶德卫心里,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始终是办学的核心。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登录龙高校园网,“叶德卫近期听课笔记”的链接格外醒目。上学期,叶德卫通读了全校教师的近300篇随笔,认真地写了长长的感悟文字,题目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面对记者,叶德卫袒露心扉:“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像我一样,差不多要为这个学校工作二三十年,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要在这里度过,我必须为他们的专业发展负责。”

  “教育要有长远的、理想性的目标。只有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才能优化我们的生活,让现实的教育更为理想。”

  ——叶德卫

  2007年是龙高的又一个丰收年,学校如愿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终期验收,还在全省高中教育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

  从收获的喜悦中慢慢沉静下来,叶德卫隐约感觉到,学校里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随着学校一系列评价目标的达成,随着物质生活日渐稳定和富足,一些教师的工作热情有些微弱的松懈。尽管不太情愿,但叶德卫却不自觉地想到一个词——“高原期”。

  实际上,这并非是她一个人的感觉。在校园博客上,一位教师自发地抛出了“成为示范高中,我们如何作为”的讨论话题,很快跟帖无数,引起大家的热烈回应。

  既然民心所向,何不凝聚集体智慧,共谋发展呢?2007年12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校形势分析和发展研讨大会拉开帷幕。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学校分别召开德育、教学、后勤等座谈会,请教师、学生和家长献言献策。全校上下居安思危,认真反思。

  研讨过后,大家的问题和建议,变成了一份翔实的学校发展研究报告。在全校大会上,叶德卫宣读了报告,开诚布公地分析了现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管理者的高瞻远瞩,找到了龙高的“生长点”: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培养力还很有限,在教书育人上,缺少具有独创性的、影响全国的教育大家;也缺少出类拔萃的、让教师引以为自豪的杰出学生。这也说明,我们的上升空间还很大。”

  叶德卫的话乍一听让人有点不舒服,却让每一位教师心生憧憬,有如夏日雨后,一股清爽的风吹进校园。在叶德卫眼里,教师中潜藏着无限的能量,需要给他们创设释放的空间。报告的最后,叶德卫顺势提出办学新目标——提高教师培养力和学生学习力。

  “校长的话让我们既震撼,又振奋。”老教师钟芳感慨道,“龙高有一个很好的文化氛围,总是适时地用更高、更远的目标,激励教师不断向前。”

  多年来,注重思想引领,一直是龙高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随着教育规模扩张,龙高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他们大都“功成名就”,带着各种荣誉光环和各自的地域文化特点。这也决定了,激发教师更高的发展愿望,成为龙高与生俱来的命题。

  2002年,在内地工作多年的程烂谟南下深圳,应聘到龙高任教。“说实话,一开始工资还没我在内地高。我原来的学校是当地的名校,升学率很高。”那时候,程烂谟孤身一人在深圳,妻儿都在内地,“如果这里不能吸引我,我很可能就另谋出路了。”

  如今,6年过去了,程烂谟深深地在龙高扎下了根,因为他真正在龙高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

  应该说,程烂谟赶上了龙高大发展的契机。2004年8月,经过初高中分离,易地新建的龙高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公办高中,罗丹、朱珊、张红霞等一批优秀人才到龙高。站在新起点上的龙高被寄予厚望。面对底子薄、生源差的发展“瓶颈”,迅速提高社会认同度和生源质量,似乎成了学校的当务之急。

  可是,出乎很多人意料,时任校长臧动带领大家做的第一件大事,不是瞄准人们眼热的升学率,而是组织全校教师讨论,确定学校的育人目标。

  这场大讨论持续数月,教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育人目标要具体一点才容易见成效,比如写一手好字、掌握一项技能。”还有的说:“育人目标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像团结、务实、奋进之类的。”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国家不是有教育方针吗,一所学校还要有自己的育人目标,小题大做。”

  如今重新审视这次讨论,叶德卫的认识更为清晰:“育人目标不是阶段性的,也不是空泛的,既要解决学生眼前的问题,更要关注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被教师们一致认可的龙高育人目标终于出台:“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教师们说:“这句话很响亮、很有力度,也很有豪情。”

  看似一次务虚的讨论,却是有效的观念更新。学校随即制定了《龙城高级中学育人目标实施纲领》,对“高素养”、“现代”和“中国人”等关键词作出阐释,落实在环境、资源、活动、评价等工作中。

  这样大气的教育追求,呼唤着有思想的教师。在这样的育人氛围中,龙高教师逐渐更新着对教育的认识,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行为。

  “过去只需考虑课堂教学,现在更多的是在教学生做人。”已是年级组长的陈丽说。在内地,陈丽抓升学率很在行,也很严厉,但学生都对她敬而远之。如今,她和学生的关系变得很融洽。新学期的第一课,尽管不是班主任,陈丽总要娓娓道来,告诉学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适应同伴、适应新教材……

  同时,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发展平台,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被送到国外培训,一批又一批教师奔赴上海、北京等地学习。眼界的开阔,让他们在教学中懂得了尊重与合作,更注重方法和能力的传授。

  毋庸讳言,作为一所新学校,龙高的发展伴随着各种现实的压力,他们的做法也不断引来一些异议。然而,龙高的管理者始终希望,教师们能够多一些理想情怀,能够超越现实,超越功利。

  让龙高教师欣慰的是,这些年,学校的进步率一直在全市高中学校中名列前茅,这让他们更加坚定。“我相信,只要教师的工作态度不变,只要找到科学的方法,我们的付出肯定会有回报。”叶德卫说。

  “克服职业倦怠需要氛围影响和机制保障。好的机制,要让想发展的人变得更好,让原本不想发展的人有内驱力。”

  ——余军奇

  教师学习会是活跃在龙高校园里的一个“民间组织”,叶德卫曾是它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

  多年来,叶德卫一直保持着读书、思考和研究的习惯。2002年担任学校科研处主任后,她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经常一起探讨教育问题,逐渐成了一个自觉的学习组织,被命名为教师学习会。他们在校园里办讲座,推广研究成果,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总有20%的人是努力上进的,只要抓住了这20%,就可以带动整个组织的发展。”教师学习会的产生使叶德卫想到了管理学上的“二八定律”。可是,并非每个人都同样有热情,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专业发展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

  2004年秋,适逢广东省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叶德卫决定创办一份教师专业发展的校刊。“教育变革的经典经验就隐藏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教师把最鲜活的实践写下来,这也是一种反思和提高。”

  刊名由时任龙高校长的臧动确定为《发展》。从第一期创刊至今,每月一期的《发展》从未间断,见证着教师们的成长。

  科研处副主任黄武炎是《发展》的责任编辑,最初的窘境至今还念念不忘:“那时候,每出一期刊物,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愿意写文章的人太少,我天天跟在教师屁股后面催。”学校的稿费只是象征性的,根本没人在乎,反复央求才有人肯写,似乎是在帮黄武炎的忙。一些稿子写得很不像样,黄武炎还得替他们修改。

  “说来惭愧,我最初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黄老师的功劳。”办公室副主任余军奇坦言,“以前在内地有一点成就,到了深圳,工资提高了,职称也有了,难免有些懈怠。”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