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让农民工子女尽享“同城待遇”
2010-04-25  2010年04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重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初步显现了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受援学校办学品位、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名校的影响力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一是稳定了重组学校的生源,一年级学额饱满。农民工子女可在家门口享受校际资源共享平台,再也不必担心频繁撤并班级增加学习困难。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备课能力尤其是集体备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青年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专业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较大的三里墩小学为例,该校与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都地处崇川区的东部,两校直线距离不过千米,但一个“吃不饱”,一个“吃不了”。2007年秋,通师三附重组三里墩小学后,使这所虽有百年历史,但相对薄弱的村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通师三附为三里墩小学植入科学的管理理念,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教师素质全面提升,走上了“乐善”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之路。

  战略性重组,教师是关键。我们通过协同体内人员“三统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统一管理,主要管理人员相互流动,由名校主要领导兼任一般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全面统一管理,名校管理人员担任一般学校常务副校长,将名校的管理机制注入一般学校;二是统一配备,联合办学协同体内的教职员工双向流动,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工作岗位;三是统一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一体化培训活动,达到融合、锻造师资队伍的目的。“三统一”使更多教师得到优秀教育文化的熏陶,加快了成长速度。

  路径三:扩张式搬迁。即以名校搬迁为契机,把搬迁与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扩大学校招生规模、提升师资质量、构建现代化优质教学体系结合起来,体现搬大、搬强、搬优的思路,努力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区域一体化管理。

  2008827,通师一附朝晖校区在濠河之南新区的热土上宣告诞生。40多个外来民工子女得以就近接受优质教育。2009年,随着学田中学和通师一附新建工程的顺利竣工,扩张式搬迁、“集团化”办学模式更为明确。

  通过扩张式搬迁,放大优质教育资源,适时调整布局结构,撤并薄弱学校,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现代化办学进程,是农民工子女上好学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城市与郊区、农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本质上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所致,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崇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优质教育的扩张并不同步。大力实施扩张式搬迁,是基于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也是以大发展呼唤大投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有力抓手。

  扩张式搬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和探索不同模式,实现名校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当前,主要有名校与普通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区属学校等多种名校扩张模式。在此基础上,实施名校集团化发展战略。

  如果把“战略性重组”看作“体制内改革”,那么扩张式搬迁则摆脱了几乎所有的历史羁绊,通过整体复制实现了“体制外突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城市化发展的契机,通过名校带新校、名校集团化,缩短新校成熟期,为名校拓展崭新发展空间。我们还将切实承担起教育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双重责任,继续致力于基础教育最关键、最薄弱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环节,克服缺地、缺钱、缺人难题,创新教育办学体制和教育投入机制,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3—4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