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冷漠背后的忽视
2010-11-06  2010年11月06日  来源:人民教育

    2009年末,南方某中学的踩踏事件造成8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受伤。

  踩踏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某报记者去该中学采访,发现校园已经奇迹般地恢复到“井然有序”的状态。在记者看来,学生们“显得过于缺乏对逝去生命的敬畏”,“显然太过淡漠”。

  2010年初,另一所中学高一学生小鹏(化名)在凌晨时分,持刀潜入寝室,残忍地将同学割喉杀害。

  割喉事件发生后,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小鹏刺死同学是情杀还是误杀?小鹏是不是精神疾病患者?校方表示,学校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收缴一切可能造成伤害的器具。甚至,当某所中学发生学生自杀事件的时候,校长号召全体师生尽快忘记同学自杀这件事情,恢复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

  人们在感叹学生冷漠的同时,可曾想过,自己更为冷漠。冷漠到忽视了目睹同学死亡过程的学生,他们的心灵受到何等的震撼?面对空荡荡的课桌椅,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如何面对?昨天还活生生的同学,转瞬间失去了生命,他们心中会有着怎样的迷惘、震惊、害怕?家长得知这些事情后,心中会有怎样的恐慌?

  踩踏、割喉、轻生事件都属于校园危机事件。目前,危机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人将关注点放在问题处理上,放在如何消除影响上。

  然而,表面的平静,绝对不能消弭心灵深处的伤害;虚假的秩序,绝对无法拯救刻骨的恐慌。心理援助和生命救助同样重要。

  心理学家G.卡普兰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模式及所获得的支持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当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事件。在危机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系列负性的生理、情绪、行为反应,如恐惧、焦虑、烦躁不安、冷漠等;如果这种状态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便会引发心理疾患或者过激行为。

  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不能讳疾忌医,要有勇气正视危机事件。合理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者群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通过调动危机状态中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危机前的预警机制、危机发生时的反应机制、危机发生后的恢复机制。校园危机事件发生后,首先要畅通信息沟通机制,事先制定危机事件的报告层级,及时、准确、透明、诚恳地向社会和全校通报事情真相,尽量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其次要迅速启动心理危机应急处理反应机制,将干预的主体重点放在危机事件的直接接触者身上,包括目睹危机事件的学生、老师和危机事件受害者的家长,对重点人群进行群体或者个体的心理辅导;还要将干预范围扩大至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提供群体心理辅导。最后,心理危机后续的恢复系统也是必不可少。危机给当事人带来的影响,或者心理平衡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或者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创伤,或者暂时调节平衡,但后续会反弹或爆发。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是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的建立。青少年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疾风暴雨期”,该阶段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他们不断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需求新的平衡,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他们会经历种种心理危机。学校要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使大多数学生学会心理调节方法,使全体学生的心理潜力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咨询老师的作用,让学生有一个倾诉心灵困惑的安全岛。

  心理危机干预一方面可以消除心理危机,调节心理平衡;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师生将危机转化为机遇,促进心理成长,实施生动的生命教育。

  校园危机事件的确是偶发事件,但交付的学费却太昂贵,有时甚至是生命。从逝去的生命中,我们要看到事件背后体制的缺失和漏洞。构建合理的心理危机预警体系、心理危机反应体系、心理危机恢复体系,充分重视心理咨询在学生、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是生命价值的彰显,更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本刊记者 朱 哲)(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7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