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管理策略
2011-08-25  2011年08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管理中,要充分依靠教师、相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相信教师的能力、智慧和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智慧的体现。因为这种信任意味着一种鼓励和促进。教师们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有高昂的士气去挑战一个个“难题”,其想象力也才有广阔的驰骋空间。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这样一所富有吸引力的学校。该校管理层认为,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主人,充分信任和依靠教师是做好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管理的起码要求。该校校本教研共同体在校领导的充分信任下,利用管理层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的教研条件,形成了“以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为依托的校本教研共同体”。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有效互助,使教研组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的教研团队。这个团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磨”出了一个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典型“小课题”,也“磨”出了一节节好课。其活动大致包括四个阶段:个体研究阶段——小组研究阶段——集体研究阶段——个体研究阶段。基本程序为:个体研究阶段——认真学习、刻苦研究、一度设计、征询意见、小组交流、消化反思、二度设计;小组研究阶段——上试教课、小组听课、小组研讨、交流对话、反思提高、三度设计;集体研究阶段——执教说课、征求意见、上教研课、集体听课,其方式有“聊天式教研”、“现场录像式教研”、“头脑风暴式教研”;个体研究阶段——教学反思、四度设计、再次上课、体验愉悦、反思教学、撰写笔记。有一名语文老师教古文课《两小儿辩日》,共上了8次,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们也跟着听了8次,每一次都进行研究,每一次都进行反思。每当遇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具有不同反应的时候,教师们就详细记下这种“反应”,而后进行反思和解释。发现一个“好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因为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而这些“问题”对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的“问题”一定要具有适切性,是班上的学生都可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当然“答案”是有区别的。渐渐地,每一位教师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教研组的主角,教师的实践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

  我们既不能狭隘地理解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及其活动,也不能简单地把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等同于教研组活动,更不能机械地把校本管理理解为对学校范围内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的管理和运用。各个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基本组织构成单位。卓有成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活动,是一种发生于教研组之内、教研组之间和教师研究共同体之中的基于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活动。为了有效放大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管理的效能,需要在有选择的条件下广泛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校际联合、学校与教育科研院所的联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把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出来,归纳出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的方案,然后用实践去检验。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相关文章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