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心灵对话:口语交际教学的华彩乐章
2009-08-07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人民教育

   在我看来,对话缺席,口语交际教学就成了缺失音符的乐章;只有心灵对话,口语交际教学才能奏出华彩乐章。

精彩序曲——唤醒自信

   唤醒自信,便揭开了华彩乐章的精彩序曲。

   毋庸讳言:考什么,教什么,使得语文教学重书面语言,轻口头语言;厉害的笔试评价,引无数学子对动手不动口的试卷竞折腰,对做题情有独钟、柔肠百结。君不见,题海沉浮的人,谁不是敏于“写”,讷于言呢?

   语文,其实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有机结合。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口头表达要远胜于书面语言。

   地球村里,没人能像鲁滨逊一样孑然孤岛之上,哪个又能与世隔绝存活。惟有相互合作,才能共生共长,而彼此联系、相互维存的重要纽带与工具,首当其冲便是口语交际。

   特别是进入e时代,人机对话,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一个人“能说会道”。所谓“能说会道”是指在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大众,讲上三五分钟的话。能够有中心,有条理,有逻辑;能够准确、得体,有说服力;能够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倘若把这个人的讲话录下音来,稍加整理,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当然,练就“能说会道”的本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能说会道”的培养,需要良好的自信做底色。

   自信,宛如地下沉睡的小草,需要东风的唤醒。

   这堂课的开始,创设了游戏的情境,旨在唤醒学生当众言说的自信。

   满怀自信,结束跪拜,挺直脊梁,言人言殊,自说自话。这便是口语交际的精彩序曲。

抒情行板——营造人格平等的“教学场”

   口语交际教学,意味着在特定的时空内,教师就预设或者创设的话题,引领学生心灵对话。人格平等,对话通畅;人格不等,对话阻塞。心灵对话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教学场里。

   成人常有这样的经验:几个对脾气的,在一起正各说各话神聊得带劲儿,突然,上司进来了,插话了,这时大家就会顺着上司的话题说。哪怕心里不赞同,嘴上却说,是!是!是!!人格不等,弱势者不仅说话前在心理上先跪了下来,而且自信失却,难以直立。要么卑微猥琐、木讷寡言,要么唯唯诺诺、人云亦云,要么惶恐不安、欲言又止……

   营造人格平等的“教学场”,宛如华彩乐章的抒情行板,温婉醉心、浪漫动人。

   传播学上有一个统计:一个人说话时靠语言传播的信息只有38%,剩下62%的信息靠的是“副语言系统”,即襟袖生风的“气场”传播。在我看来,这种关乎口语交际教学成败的“气场”,就是经由师生同构的人文气息浓郁的对话教学“情感场”。置身其间,你会发现:教师眉飞色舞,学生眉开眼笑;教师神情激越,学生神采飞扬;教师妙语连珠,学生滔滔不绝;教师棱角分明,学生个性张扬;教师才思敏捷,学生灵光闪烁;教师哲思泉涌,学生智慧流淌……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