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话题:“这30年课程改革,我最想说的话”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 文喆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一直在变动当中。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教育自身的原因,例如“十年动乱”把教育搞乱了,大家要恢复,要把极“左”的东西去掉,开始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很多地方开始自编教材。再如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扩大了义务教育对象,如何把原来旨在面向少数人的教育变成面向所有人的教育,需要有一个从教育计划开始到课程、教学的全面变革。另一个,是社会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变化。30年来,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个认识过程,中国社会经济也有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这些都会影响到教育,影响到课程教学。所以说,课程教学改革既有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

  这么多年,我感觉,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在磕磕绊绊地往前走。比如,“文革”后为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编写了一套理科教材,不考虑教师的水平,也不考虑学校的设施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只追求国际一流。结果是难度要求很高,很多中学教师对教材的部分内容都看不懂,老师不懂,又要教给学生,学生当然更不明白,最后,只得重新调整。

  教育对象扩大带给教育的新问题,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所有人的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教育。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在我看来,教育数量的扩大带来的是一种质的变化。这就要求课程要适合所有的人,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现有的课程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一个厨师需要学习多少物理、化学知识?一个舞蹈演员必须要精通生物基因学说吗?我们的教育内容是否与每个人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基础教育最早也是面向少数人的,现在则是面向所有未来公民,未来公民都需要的东西是哪些,未来公民的成长必需的是哪些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方面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成果。

  所以,如果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现状出发,我个人主张义务教育主要是年限教育,因此,学生不但有学习的权利,而且有学不会的权利,还有学得比别人更多的权利。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努力扩大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就个人发展而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要努力创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改革必然涉及继承与创新的问题。30年来,所有的教育变化都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实现的,是一个不断开放、向国外学习的过程。我们也有完全搬用外国教材的,或者拿别国的理念来改造我们的教学、课程的时期。应该说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冲击,有很多的“拿来”和“引进”是成功的,对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但也必须看到另外一面: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不是国外所有的东西在中国都能行得通,也不是所有引进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张和策略,都能为大众所接受或者发挥其应该发挥出的效果。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