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教育价值的追问
2010-04-01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人民教育

  编后

  ● 余慧娟

  听了施老师的这节课,我感到十分诧异。她走了一条很“另类”的教学道路。

  这个另类,不只是因为她选择“通性通法”的独特价值判断,并引出一大串令人深思的问题。从更大的教育视野来看,我以为,这个选择里,还包含了今天的义务教育中十分匮乏的大众教育思想。

  试想一想。这节课谁受益最大?我以为,肯定不是那些最优秀的学生,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学生,而是大多数学业成绩中等乃至下等的学生。

  通性通法,其内涵的另一种言说,就是“大众化”。不仅适用范围广泛,而且也容易为多数人吸收、内化。

  值得深思的是,教育的大众化,是否就意味着低级,意味着肤浅?我看未必。大众教育,最重要的思想,是让大多数学生能够以他们可接受的方式享有教育,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教育中获得一份自信,获得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获得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勇气。

  “鸡兔同笼”问题,前20年里,都没有进入教材,为什么?恐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直定位于教“假设法”。这个门槛,对多数学生来说,实在太高了。于是,它就成了学生“课外学习”(其实就是奥数学习)的一个经典题。今天,它进入教材,恐怕是因为很多人又看到了它“亲切”的一面,它能够成为大多数学生的“朋友”。施老师的教学,就是一个例证。

  “可接受”,原本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无奈的是,在升学的高压之下,很多课堂放弃了它,在教学方式上崇尚“多、快、好、省”的激增道路,在教学内容上崇尚高技能高技巧。最终,教育生产出来的只是“学科匠人”,是催生物,而不是真正有良好潜质的“学科精英”、优秀公民。

  在我看来,大众教育至少应该有两个维度:宽度和深度。宽度,就是前面谈到的可接受性。而这里的深度,绝对不是难、不是尖,而更多的是指空间,指的是其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的存在,使有限时间内的课堂教学,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生长。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理应做这样的价值取舍。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以为,施老师的选择更加意味深长。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7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