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习实践活动与品牌打造相结合。 通过实践与调研分析,学校提出了“精致教育”的办学追求,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差异、关注个体生命成长需要,尊重生命,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更为美好”的教育。 在追求“精致教育”的过程中,要克服形式主义,就必须将办学理念浸润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为此,学校在管理与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开展长短课时改革,建立特色课程体系。上午每节课设置为35分钟,下午每节30分钟,每天多挤出一节课,保证书法、形体等校本课程课时。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则突破常规课时局限。35分钟大课间活动中,除国颁操外,学校还设计了韵律操、武术操、形体操等丰富内容。 实施小班分层和差异教学。我们先后开展8次“精致教育课程与教学”全校性专题研讨活动,对教学观念、课程执行、课堂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入探讨,教师们对差异教学达成了共识并将差异教学的理念付诸实践:语文组制定学段《学生学习评价表》,把孩子的语文能力评价细化到识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类项目;数学组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采用“培优作业”、“调查报告”、“小论文”、“数学小报”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艺体组为特长生建立“特长生档案”,为特殊学生设计培养方案;体育教师为体重偏轻、肥胖的学生开好“运动处方”…… 推行家校共育。建立PTA(“家长与教师协会”)和两级协作组织——班级、校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组织专题活动,全程参与策划和实施,教师协助配合。班级家委会组织活动平均每学年5次以上。目前,家委会已组织“商场学购物”、“爱眼护眼‘望绿’行动”等多项育人专题活动,家长参与面超过95%。 在制度保障上,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岗位职能”、“实施流程管理”等举措,提高管理绩效。通过“实施流程管理”,将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系统梳理,规范管理者和教师的行为。经过不断完善、修订,我们从教育教学常规、学生活动、安全检查、对外接待、档案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以简明扼要、环节清晰的流程图形式呈现了101个管理流程图,汇集成《“精致教育”管理流程手册》。 在硬件完善上,努力做到合理规划、科学投入,体现满足学校发展需求与节俭治校相统一:24个专用教室的设备设施分期到位;原有停车场改建成乒乓球场地;为学生制定营养配餐,坚持精粗搭配;配置节能饮水机,等等。通过“精致教育”的办学实践,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服务。 (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1期)
编后 抓好党建促学校科学发展,不仅是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这一家民办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做法,也是教育部对民办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有1.6万多所民办普通中小学,持续发展中的民办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公办学校一样,民办学校也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但这些学校的党组织建设还相对薄弱,切实抓好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当前,民办教育正处于成长阶段,要保证其健康发展,就必须加以规范引导,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 抓好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必须结合民办学校的办学实际。在党支部组建上,要结合民办学校党员人数少、流动性大的特点,本着小型、实用的原则,采取灵活机动的形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在党组织活动内容上,要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民办学校发展的需要,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和薄弱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党员培养上,既要注重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民办学校党员队伍,又要着重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上级党委则要加强调研和检查指导,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注意发现、培养和树立一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执笔 冀晓萍)(原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