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征文选登 与水电文化共生 ——记湖北省宜昌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 ● 林红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是一所实验先导、革故鼎新、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学校。它因兴建葛洲坝水电工程而建,随葛洲坝水电工程发展而发展,见证了葛洲坝的沧桑变故,并用“葛洲坝”命名的六年全日制实验小学。 两年前,葛洲坝实验小学移交宜昌市西陵区政府管理。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入校园,反复调研,针对校情,把创建“葛洲坝水电文化”特色作为突破口,根据“寻迹践行?铸魂育德”的构想,遵循“校园显性文化营造重品位,隐性文化建设重实效”的思路,立足实际,挖掘学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展葛洲坝水电文化研究,倾心打造葛洲坝水电文化特色校园。 一、挖掘葛洲坝水电文化的教育元素,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葛洲坝水电文化特点,确定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包括:弘扬葛洲坝水电文化精神,开展实践活动,涵养内化,铸魂育德。根据学生年龄划分为三个层次: 1. 低年级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四童”活动:画童画、写童诗、诵童谣、演童剧,让同学们在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的活动中,加深对葛洲坝水电文化的了解,培植学生爱大坝、爱家乡、爱水电城的美好情感。 2. 中年级学生开展“五小”体验活动:当小故事家、做小记者、当小导游、做小水电专家、做小收藏家系列体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坝,追寻父辈的足迹,在游览中领略大坝的雄姿和气魄,在访谈中聆听工人的艰辛和骄傲,在书海中感受专家的胆识和睿智,在讲述中再现那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这些生长在大坝边的孩子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父辈的崇高与伟大! 3. 高年级学生开展“六探”活动:名胜探访、名人探询、地植探索、文化探讨、模型探究、科学探秘。古老的中华鲟、独特的地质结构、丰富的植物种群、悠久的三峡历史成为学生们宝贵的学习资源,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学习渠道,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童?五小?六探”系列活动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断丰富葛洲坝水电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让孩子们在了解研究文化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润泽心田。 二、彰显葛洲坝水电文化的显性特征,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将葛洲坝水电文化研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葛洲坝水电文化为底色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是葛洲坝实验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基本构想。 走进气势恢宏的校门,一座扬帆起航的雕塑印入眼帘,在船身正中间刻着这样一段文字:群山逶迤、飞虹如练,银色大坝贯大江南北;人声鼎沸,机组轰鸣,蓝色电流联九洲方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葛洲坝实小孕育而生。短短51个字将葛洲坝实验小学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引发人无数的联想。 学校葛洲坝水电文化园,由寻迹园和践行园组成。寻迹园通过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再现葛洲坝人30年风雨兼程、高山做伴、峡谷为邻、江河相拥、大坝为伍的艰辛历程。园内葛洲坝水电标志性建筑物——四方体截流石巍然屹立,两坝(葛洲坝、三峡大坝)浮雕遥相呼应,群山穿梭其间,江河缓缓而流,“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壮丽景观跃然于眼前。 驻足践行园,眼前更是一番别样景象:蓝天、白云、白鸽、小溪……以及学生们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身影尽收眼底,“四童”、“五小”、“六探”活动让人流连忘返。正如园中诗言:当我走近你时,周围都是芬芳,让我离开你时,还带着你的余香,那是你美德的香味,丝丝缕缕都化为我们的涵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