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学让人看到远方希望的灯塔——访著名剧作家赵韫颖
2010-03-25  2010年03月25日  来源:人民教育

文学让人看到远方希望的灯塔

——访著名剧作家赵韫颖

  ● 赵准胜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

  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清歌一曲合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赵韫颖

  这是电视剧《咱爸咱妈》的主题歌——《父亲》。10多年来,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长盛不衰,而电视剧《咱爸咱妈》可以说影响了两代人,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电视台在播出。然而,大家对该剧的编剧赵韫颖却很少了解。

  1995年,电视剧《咱爸咱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时,曾令无数观众为之动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故事反映了亲情和爱的主题,在剧中,父子之爱,夫妻之情,儿女孝心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剧真实地反映了平民百姓生活的艰难和辛酸,反映了对人间亲情和孝心的呼唤,其情节平实感人,细节生动真实,是当年的热播剧,更是家庭伦理剧的经典之作,因此一举获得了“第十六届全国长篇电视剧飞天奖”以及“第十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后来,赵韫颖创作的电视剧《代理妈妈》、《春长秋也长》也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6年,赵韫颖创作的电视剧《老娘泪》再次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热播,并打入多个省份收视前十强。《东西南北大学生》杂志与剧组同步在沈阳、上海、长沙、石家庄等地开展寻找“苦情母亲”活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共鸣。《老娘泪》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慧眼独到地在题材选择上,抓住了最吸引观众眼球、最震撼观众心灵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并再次获得了“飞天奖”(第二十六届长篇电视剧飞天奖),有关专家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一部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

  几年前,我曾在吉林省作家协会召开的“吉林省文学创作奖表彰大会”上见到过赵韫颖,吃饭时我们恰好坐在一张餐桌上。当时她飘逸的长发,柔和甜美的声音,清秀的容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是当年荣获奖项最多的作家之一,是媒体追踪的名作家,面对她时,我不免有些拘谨,一再称她“赵老师”。她却笑着说:“我没当过老师,你我都姓赵,就叫大姐好了。”她这么一说,着实让我放松了许多。后来虽然很少见面,但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2007年,她调到上海戏剧学院后,联系就少了。去年7月,偶然听说赵韫颖要回到长春度假,便萌生了采访的念头。几次相约后,我终于有机会来到长春明珠园区,走进她的家。

  依然是飘逸的长发,依然是柔和甜美的声音,依然是清秀的容貌。面对我的采访,赵韫颖一直微笑着作答,像一位慈爱的老师,又像一位知心的大姐……

  书香伴童年

  上世纪50年代末,赵韫颖出生于吉林省长白山下的一座小县城。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父亲就职于通化地区戏剧创作室,是从事专业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因此,赵韫颖不仅提前接受了学校教育,而且在童年阶段便读到了很多父亲收藏的图书。

  那年代当地没有托儿所,父母要上班,姥姥要照顾小弟弟。于是不满6岁的赵韫颖拎着巴掌大的塑料兜,跟着8岁的哥哥去妈妈工作的学校上学了。这个没有学籍的小不点儿就这样念完了一年级。之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没有了正规的教材,从小学到中学,学的最多的是毛主席语录,写的最多的是大批判稿。但庆幸的是在文学园地荒芜、文学著作被大肆焚烧的年代里,爱书如命的父亲完好地保存下了书架上的所有书籍,这让赵韫颖在阅读的快乐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在那个“读书无用”、教师被称作“臭老九”的年代,孩子们没有繁重功课和考试排名的压力,也没有钢琴课、绘画课的重负,他们自由地到处乱跑。为了避免孩子们出去惹事,父亲想尽办法用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年幼的赵韫颖每天被父亲哄着去读书,读着读着,她便读出了兴趣,爱不释手了。

  “看来,在那个年代里您是幸运的,在您的记忆中,最早读到的是什么书?童年的阅读是不是和您走上文学之路有密切的关系呢?”我的问题就从这里开始。

  “是啊,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读第一本‘大书’时还不到8岁,而那时我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我缠着爸爸给我找书看,爸爸从他的书架上找出一本严文井的长篇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那时候看书不大讲究时间、地点、场合的,趴在炕上看、蜷在椅子上看、蹲在墙根看……”说这话的时候,赵韫颖脸上带着对童年阅读时光的甜蜜眷恋。

  小学三年级后,赵韫颖开始读父亲书架上的《古诗词选》,也背下了许多首唐诗宋词。到小学毕业前,她已经读完了《红楼梦》、《青春之歌》等名著。虽然那时这些名著还都是“少儿不宜”的“淫秽”读物,但童年的赵韫颖在父亲的关爱下,有了人生最初幸运的读书经历,获得了文学启蒙教育。

  赵韫颖认为文学启蒙教育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文学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是树立健康生活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那么,您怎么看当前青少年的文学教育状况呢?”这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

  赵韫颖说:“‘文化大革命’使文学园地荒芜了10年,那是不堪回首的记忆,很难想象,一个国家不重视文学教育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文学教育,把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养成等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部门还为中小学生制定了文学经典阅读的具体内容,这都是很好的举措。应该说,我国的文学教育已经逐步走向正常的轨道。”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相关文章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