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学校 高峰拉开了改造四小的帷幕。 首先下手的当然是环境。当时四小没有钱,“就是有钱,也绝不能像有些学校那样,把校园弄得富丽堂皇。校园不能有富贵气,但要有儿童气,要有童心、童趣。” 高峰是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集和散文集问世,有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 校门经简单改造,变身为童话里城堡大门的样子;传达室改成漂亮的尖顶,犹如童话里的小木屋。校园主路让孩子们自己来命名,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叫它“小豆豆路”(小豆豆是《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主人公,高峰和孩子们都喜欢读)。主路一侧是绿色的“列车”教室:“车体”被涂抹上了斑斓的色彩和卡通图案,一节一节车厢里面铺上地毯,摆满了书籍和科学仪器,温馨可爱,如童话世界……小朋友们管它叫“幸福列车”,喜欢得不得了,到了课间,甚至要排队进入。 校园一角,还专门铺设了很多石墩,让孩子们在上面跳着玩——因为高峰发现自己的女儿小时候跟着他一起散步时,总喜欢在马路牙子上跳来跳去。 教室的变化更大:讲台被撤掉了,讲桌被搬走了,居高临下的老师终于走入了“民间”,“蹲下来”和学生对话。学生的桌椅高峰亲自设计:白色框架,多彩桌面,红、黄、绿、蓝4种颜色,样子十分时尚。每张桌子是三角形,4个三角形又能拼成一个四边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由分合,便于合作学习。这样的桌椅,当地造不出,高峰专门跑到上海找厂家按他的图纸来生产。结果所有孩子都喜欢,甚至有一个外校的孩子,跟着妈妈来学校里玩,看到这样的课桌椅,竟然缠着妈妈非得转到四小来上学不可。 接下来就是改造学校生活,“孩子不是为了写作业、考试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定要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快乐成长。” 课间操,每个学校都有,但四小的课间操形式多样:除了国家公布的广播操,还有体育教师自编的街舞,有健身教练教授的健美操,孩子们煞是喜欢。下午还有个3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可以奔跑跳跃,可以游戏打闹,可以唱歌跳舞……每天这个时候,校园里都是一片欢腾。 高峰小时候在农村玩过各种各样的土游戏,譬如寒冷的冬天,男孩特喜欢玩一种“挤豆子”的游戏:七八个小朋友沿着墙壁排成一溜儿,后面的拼命向前挤,努力把其中的一个挤出来;这个人只有排到后面,再努力把别人挤出来,才能赢得胜利。“这个简单的游戏,包含了诸多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有挫折教育,有竞争教育,还有团队教育。而今天,我们的孩子除了上网、打游戏,除了课本与作业,已经不会玩了。” 高峰跟老师一起,把中国民间传统的儿童游戏搜集整理出来,开发了一个民间游戏课程,让孩子们体验一下自己的父辈乃至祖父辈们玩过的游戏,打陀螺、打弹子、跳绳、抛石头、跳房子……没想到,孩子们玩得如痴如醉。高峰慨叹:“科技每天都在进步,但童心不管过多少年都是一样的。” 2008年,国家第一次把端午节定为假日。高校长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设立了一个“面食节”,要求全校孩子利用假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一种面食,开学后拿到学校食堂进行展评。展评那天,食堂里挤满了家长和孩子。各种造型的面食,色彩斑驳,童趣盎然……家长们啧啧称赞:孩子们太了不起了! 高校长说:“其实,孩子掌握多少制作面食的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他们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 类似面食节这样的校本节日,在四小每月都有一个:2月植物节,3月美术节,4月清明节……还有花卉节、感恩节、女孩节、读书节、经贸节、白雪节等等,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活动课程。 不知不觉,学校在变化,灰扑扑的大楼变了脸,校园里有了各种美丽的色彩,还多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每天都有一群白鸽在校园上空飞来飞去。一到课间,到处是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和欢声笑语,老师们的脸上也笑意盈盈。课程的变化更大,高峰跑到上海引进的美国名泉英语课已经在学校落地生根,4个由美国小学教师协会推荐的外教,给学校带来了一股格外清新的气息。学生数由高峰刚来时的460人增加到1600人。每到招生时节,开始有人托关系、递条子。 这个时候,距离高峰走马上任时仅4年。 当四小的干部和老师们都陶醉在成功中时,高峰开始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人生的幸福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