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管理 > 正文
坚守教育理想培养栋梁之材
2009-09-27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人民教育

  校长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中)

坚守教育理想培养栋梁之材

  ● 北京汇文中学 解海涛

  1978年对汇文中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就在这一年,随着教育上的“拨乱反正”,汇文中学(时称北京二十六中)重新被确定为北京市的重点学校之一。作为汇文的毕业生,从毕业留校工作至今,我的教育生涯历经了整个改革开放30年,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成熟。30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学校教育一线,亲历了青少年德育工作中的发展变化,也深切感受到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是学校教育逐渐回归理想的过程,也是青少年德育工作逐渐走向规律化、科学化、人本化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汇文中学抓住机遇,开展了一系列新举措,实现了德育工作质的飞跃。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德育实践与科研一体化、德育与教学工作一体化、德育本身一体化以及德育内容系统化等方面获得长足发展。学校先后承担了“在科技活动中渗透德育”、“借助电化手段促进学生德育”等科研课题,迈出了德育工作规律化、科学化探索的先期步伐。1993年,汇文中学经过全校大讨论,提出了“汇文人”概念,以此为核心,开始构建“汇文人”系列教育活动。此后,学校的德育工作一路前行,逐步构建了家、校、社会一体化的网络化德育管理模式。2006年,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北京汇文中学个性化德育发展体系”。从“汇文人”系列教育到“个性化德育发展体系”,汇文中学朝着关注人、回归教育本原的方向不懈前行。

  同时,学校始终坚守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结合时代特色,开展了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学校领导深刻感受到,在社会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引领学生坚守爱国信仰和理想信念尤为重要。百年汇文,曾有很多杰出校友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这些身边的教育资源,往往更具有感召力。1992年,汇文中学恢复“英雄班”制度,并且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将“英雄班”的命名从单一的革命英雄,扩展到涵盖杰出校友在内的更广范围。至今,汇文中学先后批准19个“英雄班”,开展了“追寻英雄的足迹”、清明祭扫、英雄班文化建设等系列教育活动。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在纲要指导下,学校以“英雄班”活动为主体,建立了系统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30年来,汇文中学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地得以完善、更新和拓展。学校制定了新时期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融汇整合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材。”为此,新的德育手段相继得到应用,多种国际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1984年,因课外活动出色,汇文中学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个基层俱乐部。1993年,汇文中学在基础教育界率先招收留学生,开办国际部,并和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广泛的友好往来。

  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给新时期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为学校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汇文在坚守“宽中持严,导向自主”德育风格的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条件。学校日常纪律考核、常规管理和一些重要的大型校园活动,都由学生会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学生的成长,也收获了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和对自身角色定位的重新认识,在德育工作中不再偏重于说教,而是注重引导和支持。

  汇文人认为,随着学校德育自主性的日益扩大,德育的校本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晰。从最初的全国统一教材,到“一纲多本,自由选用”,再到地方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设立,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获得越来越适合地区和自身特点、拥有一定自主权的广大空间。汇文中学137年的悠久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杰出校友群体,为德育工作校本化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近年来,学校各项德育工作都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校本化特色。学校围绕“汇文人”概念制定了各年级的德育主题,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以物化的、更直观的汇文校史资源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实际的入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

  正如国际人士所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堪称“奇迹”。而这30年,也当之无愧是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伟大时代。继往开来,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为探求新时期育人规律而不懈努力!

  (原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23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