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 > 正文
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
2009-08-05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人民教育

第二课时

   师:请同学们交流。大家注意倾听,看看他的见解与你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可以补充,可以升华。

   生:我说第二个故事。你看,楚王嘲笑齐国没人,就是说齐国没有人才,怎么派你这么个拿不出手的人来了呢?晏子是“拱了拱”手说,既礼貌,又不卑不亢。也许在“拱了拱”手的时候,低头想对策,但不让楚王发现。(教师板书“有礼”。)

   生:请同学们注意,晏子用夸张的方法说自己国家人多的时候,确是“严肃地说”的,你看,本来夸张的事实就不是真的,可晏子严肃地夸张,就不得不相信齐国的人多。

   生:还有,晏子是“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回答楚王的。这是故意的,让你楚王先得意,一会儿就让你哑口无言。同时,还是给楚王足够的面子。

   生:再有,不但如此,晏子还说“敝国有个规矩”,不但把自己国家放在低处,还要说,不但我讲规矩,我们国家也懂规矩,不像你,作为一个国王竟然这样不懂规矩。

   师:那意思就是晏子和齐国做到了“规圆矩方”了。哈哈。再读读晏子说这句话的前后表现,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故意笑了笑”。我认为晏子故意笑了笑,是晏子笑楚王太狂妄了。但只是笑,不是发脾气。这就不是正面在讽刺楚王,他是在拐弯抹角地讥笑楚王。

   生:“故意”是说我们有目的地去做给别人看的事,所以,刚才晏子是“看了看”,现在是“笑了笑”,说明他缓解紧张的气氛,笑得非常轻松。

   生:晏子的笑也是自嘲呢。晏子承认自己个子矮,不中用,因为不中用的人派到下等国家,所以说楚国是一个下等的国家。

   师:而我们的国家人才多啦!用刚才学的成语,那叫——

   生: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

   师:我们看了多少广告,你看那些形象代言人,什么飘柔洗发广告的靓女啊,什么雅戈尔西服广告的酷男啊,总之一句话,要做广告代言人,那得——

   生:帅。而且要是国家外交官更是风度翩翩。可晏子个子就这么高,要形象没形象,要个头没个头。

   师:楚王啊楚王,你笑吧,你冷笑、嘲笑吧,你不是说我不中用吗?这是敝国的规矩,就让我这不中用的人——

   生:访问你这样的国家。(生大笑。)

   师:我就笑着和你说,一点都不生气。(生笑。)大胆想象,当时晏子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生:晏子一脸得意。

   师:但没有忘形。那就请你得意地说。(该生读“敝国有个规矩……”。)

   师:表情没跟上去。注意,要通过声音让我们感受到晏子的得意,当然要有表情更好,这有触动思考的作用。(该生真的得意洋洋地读起来。掌声。)

   生:幽默地笑。

   师:我们可要听听你的幽默啊!(生幽默地读起“敝国有个规矩……”,还加了笑声。掌声热烈。)

   师:你的幽默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们感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生:晏子是笑里藏刀(该生笑)。

   师:这个词我们要好好斟酌。你先想想,究竟笑里藏着什么。

   生:我觉得晏子有点故意傻笑,他是装出来的。(该生表演朗读。)

   生:我觉得可能是冷笑,因为楚王你冷笑我,我的笑是反攻、回敬。

   师:那就是说,这“冷笑”中是一脸严肃,请读。(该生的朗读很有特色。)

   师:就是这笑了笑,笑得那么轻松,那么潇洒,那么自信。谈笑间——

   生:樯橹灰飞烟灭。

   师:用今天的时髦词,那叫笑傲——

   生:江湖!(生笑。)

   师:就是这笑了笑,我们感到,小个子的晏子也是潇洒倜傥,风度——

   生:翩翩,气质非凡。(掌声。)

   生:晏子哟,才14左右,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魅力无穷。(生大笑。)

   师:(对着刚才说“笑里藏刀”的学生)刚才你说晏子笑里藏的是刀,晏子笑里藏着的究竟是什么?

   生:是剑!(生大笑。)

   生:(教师做了一个思考的表情)是晏子的智慧。

   师:所以,晏子的话才透着他的骨气!

   生:我想谈第三个故事。楚王故意叫武士押着齐国的囚犯从晏子面前走过,想让晏子难为情。哪知晏子面不改色,非常冷静,而且用举例的方法反驳楚王,楚王又失败了。

   师:好,晏子是“面不改色”说这些话的。你发现得好。晏子不改的是什么?

   生:不改的依然是那份沉着和从容。(让学生用沉着的语气说晏子的那句典故“橘生淮南……”。)

   生:晏子一次次面对楚王的侮辱而毫不胆怯,一次次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生:不改的是他对国家那种热爱的情怀。当楚王这样侮辱齐国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地和楚王对话,可以说做到了有礼有节。

   师:那就是说晏子由勇气到骨气,上升到民族气节。

   生:因此,我认为不改的是他作为使节的这一重大责任。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明白了,晏子还是原原本本的晏子。他什么都没有改变。是晏子的智慧和自重,赢得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国家的尊严。总之,晏子作为个人也好,使节也罢,不改的是他的气节!(教师板书:有节)晏子一次次受到侮辱都面不改色,谁改了?第一次,楚王让晏子钻狗洞,结果只好——

   生: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生:第二次,楚王冷笑说齐国没人了,怎么让晏子来。结果在晏子精彩的反击中,楚王只好陪着笑。

   生:楚王说齐国人在楚国偷盗,晏子用类比推理,结果楚王只好赔不是。

   师:相同一个“只好”,不同的是楚王越是侮辱晏子,就越是一次次没面子,最后只好——

   生:赔不是。

   师:(课件出示)“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想象一下,楚王会怎么赔不是?

   生:楚王苦笑着说:“我原来想取笑……”(生苦笑着读。)

   生:楚王叹了一口气说:“我原来……”(生读略。)

   生:楚王后悔地说:“我原来……”(生读得很有味道。)

   生:楚王惭愧地低下头说:“我原来……”(生读略。)

   师:(抓住该生追问)堂堂一国之君,你为什么说人家惭愧地低下头说?

   生:楚王能在大庭广众前承认自己的错误,说实话,说明楚王毕竟是一国之君呀。

   师:能够在大庭广众面前承认错误,可爱之中也透着可敬,好难得的一国之君啊。(教师用了几种不同的语气范读,掌声。)

   生:说不定楚王会说,我再也不狂妄自大啦,你真聪明,我认输啦!(生鼓掌。)

   生:这是因为晏子真正做到了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才导致这个结果,不然楚王不会这么受教育的。

   师:是啊,世上没有一边倒的真理,强者不可以恃强,弱者也不可以示弱。弱者赢得尊重,不是靠施舍,不是靠等待,而是需要个人的实力争取。

   师:我们感到:一个人(板书“一个人”)要获得尊重,不仅要有外在的道德智慧,更要有内在的实力。(教师回扣课文:“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师把这句话的句号变成叹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味道。有的强调“尊重”,有的强调楚王的态度……)

   〔摒弃技术化痕迹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跟人物形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有效地张扬了个性,文本的语言成了学生自己内心情感的发抒。——余〕

   师:晏子的使命最终胜利完成。虽然一波三折,但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作为个人的他,赢得了历史的尊重,所以,参考书这样评价晏子使楚的意义——(课件出示:“晏子在这次外交活动中表现出的智慧,为齐国赢得了尊重。”)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