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慧林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教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教师,应该尽量还原生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以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要抓住教材内容与生活的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授《勇气》一课时,笔者首先问学生什么是幸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畅所欲言。然后转入本节课的内容,课文中将军说:“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美国士兵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你认为她幸福吗?为什么?将军的话对吗?为什么?课文的内容与学生对生活中幸福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反差,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究兴趣。笔者采用“讨论与辩论”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激情,学生思想的碰撞使本文所蕴含的意义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课文内容强烈的对比也是学生想要深入探究的诱因之一,它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心声》一课,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遭到老师的拒绝。李京京心里不服气,他不仅自己努力练习,而且还去纠正被安排朗读的同学的错误。最后公开课时别人怯场,给了李京京一个机会,他终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万卡》。这篇文章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但有些情节学生是没有经历过的。笔者抓住课文中教师态度的前后反差来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李京京很想读一段课文,但一开始老师却不同意,说他嗓子沙哑,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可是后来她又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程老师的态度前后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提问,自然地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 二、以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小巷深处》为例。当“我”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保持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家人,不与母亲相伴同行。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与家完全隔绝。这一情景中的行为,很多学生都体验过,笔者就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进行教学,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把作者的话补充完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情感体现出来。结果,学生非常投入,阅读文章声情并茂。可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三、以生活的辐射,陶冶学生的情操。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它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要好很多。例如《骆驼寻宝记》一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续写课文。由于这件事故事性强,又切合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写作热情高涨,想象奇特,感情深刻。 再以《小巷深处》为例,当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这篇文章很感人,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请你就社会上的某种人、某种现象写一段感想。学生作业交上来后,笔者发现,学生的文章都言之有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样的教学,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作者单位:青海省湟中县上五庄镇初级中学) (原载《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