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办学特色纪实
2009-09-15  2009年09月15日  来源:人民教育

让学校成为收获幸福的地方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办学特色纪实

   夏日的成都,闷热,潮湿。

   一大早,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门口就站满了家长。

   “请大家注意,现在是上学时间,不要堵住校门,让学生先进校吧!”学校老师和保安一道,招呼着校门口的家长。

   “张校长什么时候来?我们见见她就走。”一位家长磨着老师。

   “见张校长也没用,初中招生都是微机排位,你的孩子排到我们学校,才能进七中育才。没排上,校长也不能解决。”老师劝着家长们,“回去吧,别守在校门口了。”

   没人听老师的劝解,校门口的家长越来越多。

   已经给家长做过多次工作的校长张军,没办法,只得悄悄从后门进出学校。

   没想到,还是被一位细心的家长堵住了:“张校长,只要让我的孩子进七中育才,您就是让他坐在窗台上听课,我都愿意!”

   也许您会认为——

   这样受欢迎的七中育才,必定是很现代化、很气派的学校吧?

   不,学校其实很“寒酸”,占地只有10亩,有的教室甚至是临时搭建的平房。

   ——难道七中育才是成都市的老牌名校?

   也不,就在10年前,这所学校参加全市微机排位录取的学生,流失率还高达42%

   10年间,七中育才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转变,才能迸发出这样大的能量和活力?

   严格的制度,管不出教育的智慧,更管不出师生的幸福

   20048月,成都七中副校长张军被调往七中育才学校,出任这所初中的校长。

   七中和七中育才,两字之差,天壤之别。七中是成都市的百年名校;七中育才,前身是成都35中,成都有名的薄弱学校。

   1996年开始,成都市决定用名校扶持的方法,帮扶一部分薄弱校的发展。这样,成都35中改名七中育才,与七中开始了“手牵手”:七中先后派出20多名干部、教师到七中育才任职任教,两校在教材、教研、质量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

   更重要的是,政府给予七中育才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公办民助,由学生自愿选择学校,学校也有权选择学生,面向成都市六城区择优录取,收取一定的择校费。

   1997年到2004年,七中先后派出了两任校长,完成了把七中优秀制度移植到七中育才的任务。七中育才的流失率下降到零,参加全市中考,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然而,政府规定,从2003年开始,七中育才要以微机排位的方式录取学生,这意味着,选择招生的“利好”即将终结。

   此时,去七中育才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教育局领导与张军谈话,重点只有一个:“学校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去了之后,该如何突破?”

   这个问题,成了张军上任后,心里的一个“结”。但突破口是什么?她心里没有底。

   接过前任的接力棒,张军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她一头沉进了师生的教育教学生活,要给七中育才“号一号脉”。

   她参加学生的班会,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幸福”。孩子们发言很踊跃,可是,听着听着,张军皱起了眉头。因为,一多半的孩子说:“成绩好,就是最大的幸福。”

   “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幸福观?我们该如何去引导他们?”在七中工作过18年的张军,在育人上有一个强烈的理念:学生的世界应该是丰富、灵动的,他们的视野不能局限在知识学习上,他们的幸福感应该建立在更广阔的“做人”的平台上。

   中午时间,张军常常不回家,她爱和教师们聊聊天,说说话。

   一次,她和一位教师聊到了业余生活。不经意间,老师说工作太忙,一回家,“就忙着备课、批改作业,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

   张军的心轻轻一震。如果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长期纠缠在教材、作业上的话,她的内心迟早会枯竭,她又怎么去感受幸福、去保持持续的活力?如果一个教师的心灵世界不能不断丰富、不断创生的话,她又用什么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

   当时,从七中移植过来的各项制度,管理非常严格、规范。就拿班主任来说,学校要求他们每天要比学生早到班上,学生做课间操时必须到场,学生午休时必须到场,学生放学后班主任才能离开。

   严格的制度管理,让七中育才摆脱了积弱的状态,但是,精细、周密的管理制度,就可以穷尽学校管理的全部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制度管理可以管出规范,管出高效,但管不出智慧、管不出幸福。而智慧才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幸福才是师生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

   那么,在制度达不到的地方,依靠什么进行管理?

   新的七中育才领导班子寻找到的答案是:依靠文化,依靠学校团队的精神与价值去指引每位成员的行为,以实现学校的管理。

   与其他校领导一起,张军提出了建设“和悦文化”、“以文化养校”的办学思路。

   “和悦,意味着师生都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是超越于良好学业成绩之上的。拥有了这种生命状态,师生才可能舒展开心灵,去收获真正的幸福。”

   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有教师站起来问张军:

   “你希望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我希望把七中育才办成一所让人怀念的学校,要让学校成为师生都能收获幸福的地方。”

   这句话掷地有声。三年后,很多教师仍然记得张军的承诺。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张国华}
2010高考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