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人民教育杂志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 > 正文
让《规划纲要》“在历史上站得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集意见述评
2010-03-26  2010年03月26日  来源:人民教育

让《规划纲要》“在历史上站得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集意见述评

  ●本刊记者 刘群

  1月7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作为进入新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和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要回答和解决教育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了找准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广开言路,问计于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

  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

  有学者认为,这次制定《规划纲要》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在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没有变”的条件下,实现什么样的教育发展、怎样发展教育,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现代化新体制。《规划纲要》应当确立这样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教育规模、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以及教育产出等主要指标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领域在社会各领域中率先实现现代化,基本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先从减负做起

  有学者指出,只有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解决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只有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践“有教无类”的根本原则,实现最大的教育公平;只有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将老百姓的近期利益、长远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因此有学者建议,在《规划纲要》中,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

  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至今已近10年。10年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取得了不少突破,也出现了一些典型经验,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就是无法绕开的问题之一。

  减负说了多年,为什么至今仍阻力重重,甚至愈演愈烈呢?舆论普遍认为,当前社会上“唯学历”的片面人才观和用人机制导致了学校的升学压力,而“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机制又迫使教师大量布置机械重复作业,使学生负担加重。

  因此,有专家提出:让教育系统自己来解决问题,就像是想在地球上拉着自己的头发跳出地球一样,是不切实际的。要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转变社会的人才观、改革用人机制,各级地方政府不能给教育局、学校压升学指标;要加速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教育融通体制,使学生有多种选择,即便不能升学,也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事实上,学生的课业负担,多源于低效重复、不顾及学生个性需要的作业,这种“无效作业”不但耗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能实现其“提高学业成绩”的初衷。所以,有关人士提出,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目前减负的当务之急。应当把那些统一印制的练习册从孩子们的书包中剔除出去,而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重新为他们设计适合其发展的、能够让他们体验到兴趣的作业,甚至可以搞一个“自助餐”式的作业超市。

  另外,有学者指出:既然考试仍是目前全社会公认的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它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减轻课业负担。他建议把体育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科技活动情况作为升学的硬指标,使其在升学总成绩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以引导学生注重学科之外的竞争。

  治理择校问题的前提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择校,是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规划纲要》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有专家认为,城市中择校问题的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越拉越大的差距。因此,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治理择校问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首先在经费投入上要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平等对待;其次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硬件不合格的实行限期改造,软件不合格的要通过专家会诊找出解决方案;三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部分教师的定期轮换、交流。其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已十分明确,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相比城市而言,以前农村的择校现象并不突出,但近年来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多,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成为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许多农村的家长把孩子送入城市学校,一些农村学校因此生源大量减少,甚至成为“空壳”学校。造成该问题的原因,硬件的差距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还是师资队伍的差距。

  农村教师当前面临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骨干流失等问题,充分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应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以优秀人才充实农村师资队伍,加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建立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对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促使城市优质教师向农村流动;鉴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应提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重心,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支付体制,统一城乡教师工资标准,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

  文理分科之争的背后是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2月6日,教育部又提出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4个方面20个问题“清单”,继续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起各方激辩。

  有学者痛陈文理分科的种种弊端,认为分科造成理科学生不学政史地,缺少文化底蕴;文科学生不懂理化,思维缺少逻辑和理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出不了创新人才,出不了大师。而家长和学生则普遍担心取消文理分科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而多数持反对立场。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理分科是否合理,而在于考试录取制度本身。正是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制度,才是造成学生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缺失的根源。在这样的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不可避免地走向知识化、技能化。当文科理科都成为需要记忆、需要应试的科目时,它们能为学生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更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改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的高考制度,哪怕只考一门课,学生的负担也不会降下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应是先于文理分科的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专家建议,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应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其中,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最为关键。如果没有一个注重人的个性特长发展的、为公众所认可的多元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无论是中学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都将止于空谈。

  (原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5期)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 编辑:程荣}
人民教育